第三百二十章 花园之都[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卡处长”耸耸肩、微笑地安慰着中国客人:最终示威者占领了总统官邸,总统阿基耶夫逃到了哈萨克斯坦,后转到了莫斯科。他起初拒绝辞职并将此定性为叛乱政变,但最终还是于4月4日辞职;这场活动至此结束,一切又风平浪静——
只有一万五千人的示威者竟能占领了总统府、逼得总统逃亡辞职,且这些人并未有武器,这有些不可思议;心里有许多的疑问想问“卡处长”,但以李副县长、宋援朝为领导的中国客人,却都选择了将疑问埋在心底、回避这政治问题;脚步也象遇到的“比市”市民一样,放慢且轻松,听着“卡处长”的继续介绍。
可能是因为与中国的新疆相接、西藏很近的缘故吧,“卡处长”夸比什凯克有新疆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美景、也有西藏人质朴纯粹的性格。但他在赞美首都的同时,不忘夸赞自己的家乡奥什:比什凯克建市有百来年的历史,而我的家乡奥什城则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卡处长”领大家离了如林荫路的人行道,来到大街上乘公交车。
比什凯尔的街道宽阔整洁,路上跑得车子多是日、美系的,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老款式车很常见,偶尔也见一两辆豪车;令四毛惊讶的是,街上所行的车子有左舵竟还有右舵的。这要怎样规划交通规则?信号灯和地上划得标志也很少。好在街宽车少,行人只有等公交的或过马路的,所以倒也秩序井然。
公交车来了。鱼贯上车。车上并没有售票员也没有投币箱,司机身旁有一个大盒子,宋援朝、四毛他们学“卡处长”的样,将票钱放进那大盒子里;李副县长放得是张五索姆的纸币,司机欠着身子麻利地从盒子里拿零钱来找。
车上乘客并不多,只有十来个,空的座位还很多;四毛向内走去,一个包着头巾十七八岁的少女正好奇地看着他们,大眼挺鼻皮肤很白,象新疆人的模样;眼光与四毛相遇,不好意思地垂下了眼睑,嘴角边露出了两个浅浅的酒窝。
~
“卡处长”带中国客人一行先参观首都的中心广场——阿拉套广场。
听“卡处长”介绍,阿拉套广场原先叫做列宁广场,独立后才更名。广场算中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竖立的旗杆,吉国的国旗在四月的蓝天下不时飘动,天很蓝、云朵很白;有一个自由女神的雕像耸立着。
四月的微风下,广场上没有几个人,仿佛是他们一行人的专场。
浏览着,来到了吉国,自想带回些特色礼物回去分给亲友,这儿应该是最合适的地方;然而很失望,偌大的广场见不到一个摆摊卖纪念品的摊点。
“卡处长”带他们浏览一圈,兴奋地着重向他们介绍了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并迫不急待地领着他们前去。
吉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很近,就在阿拉套广场的北边。
远远望去,是一座由几个长方形石壁组成的现代建筑大门。
博物馆内大约珍藏着十三万件藏品,里面有古老的刺绣地毯、壁画、铜浮雕等,还有他们游牧民族的蒙古包。里面值得称赞的是有许多丝绸之路时的珍贵物品,有部分明显带着中国特色;博物馆另有一部分较现代,是苏联时期的红色物件展览,里面有好些是关于列宁的。
看来“卡处长”来国家博物馆不止一次了,如数家珍地向中国客人地介始着,看得出来他以此为傲。
那些文物再珍贵,对来自中国特别是对挖井就能挖出秦兵马俑的陕西客人来讲,就不算什么了;宋援朝和李副县长这个年龄段的人对苏联时期的物件更感兴趣,连四十来岁的王局长也是。问着,“卡处长”也热情地做着解答。
&nb
第三百二十章 花园之都[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