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启人生1987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损人不利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到家,耿文魁把书包放好,赶紧开始点火烧炉子。

    八十年代末,良水市还没有集中供暖,冬季百姓家取暖全靠小煤炉和土暖气。三十中下午三点多就放学,回到家还不到四点,所以点炉子和做饭就成了耿文魁必备的任务。

    先在炉膛内放些废纸,点着后放入几根小木头,火烧旺后再放入几根大木块,最后等大木块快烧透时放入块煤。炉火越烧越旺,耿文魁在蒸锅内加上水放到炉子上,蒸锅内两层箅子码放着七八个母亲蒸的大馒头。

    俗话说得好“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耿家兄弟正处在长身体的年龄,饭量很大,再加上这年代荤腥较少,这样大的馒头耿家兄弟一顿每人少说也能吃两三个。

    炉火烧旺后,水暖气也循环起来,屋子里渐渐暖和了。耿文魁放下手里的火钩,开始在客厅里进行俯卧撑、举哑铃等肌肉力量训练。

    穿越以来,耿文魁遵循着“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原则全力锻炼这具身体。他早晨5点就起床去跑步,增加心肺功能和耐力。下午锻炼肌肉力量,晚上学习累了下楼打几趟太祖拳,间或练习擒拿格斗和少林棍术。

    耿文魁正举着哑铃锻炼,门一开,弟弟耿文元也放学回到家。

    耿文元自小瞧不起他这哥哥,仗着父母偏爱隔三差五找哥哥的茬。由于耿文魁不敢反抗,欺负哥哥已经成了他的习惯。直到耿文附身后找了个由头狠狠教训了他一顿,这才老实了许多。

    耿文元没有理会哥哥,自顾自的扔下书包出门玩耍去了。耿文魁瞧着他背影摇了摇头,这个便宜弟弟自幼受父母溺爱,虽说到不了要星星摘星星、要月亮摘月亮的地步,却也是被宠爱惯了。

    这个年代蔬菜大棚技术还没有推广,北方冬季只有萝卜白菜当家。耿文元最不喜欢吃的就是萝卜白菜,疼小儿子的马佩兰便买来稀罕的非节气蔬菜,单独做给他吃。

    父亲耿怀瑾副科级干部,20级工资,基本工资不过72元,加上各种补助也不过一百余元,每月却拿出40元钱供耿文元学习单簧管。在八十年代末期,一个月40元钱可不是个小数目,由此可见父母在耿文元身上倾注的希望有多大。

    馒头热好了,稀饭也煮熟了,炒菜不是耿文魁的任务。虽然他炒菜技术绝对没问题,但是父母把他当做以前的耿文魁,生怕他把菜炒坏了浪费食材。

    五点多父母先后下班进了门,炒了颗大白菜做晚饭。耿文元自然不用吃这个,他有专供的西红柿炒鸡蛋独自享用。

    吃饭时,耿文魁把期中考试全班第三的好成绩汇报给了父母。

    父亲耿怀瑾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说了句“考得还行。”

    母亲马佩兰也没当多大回事,反复啰嗦着厂里涨工资的事,让耿怀瑾想办法找人说说情。

    耿怀瑾退伍军人出身,初中文化,虽然文凭较低,好在笔头不错,文章写的好。他工作了二十多年,辗转在多个部门任职,四十多岁才升到副科级,也仅仅是区科委排名最末的副主任。这个副主任头衔聊胜于无,跟市里的各大企业又没有打交道的机会,他上哪里找人说情去?

    母亲马佩兰小学文化,是纺织机械厂总装车间工人,平时接触的基本是厂里的工友,最大的领导也就是车间主任,所以眼界和见识非常有限,无法理解自己丈夫的能力和机关里错综复杂的关系。

    “妈,涨一级工资多少钱?”耿文魁忍不住问道

    “可不少,接近二十块钱呢。”母亲向往着说道

    “二十块钱?是不少。”

    堂哥耿文忠技校毕业刚参加工作,一月工资才三十多块,这样算起来一级工资还真是不少钱。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

    穿越前,耿文是高级工程师,靠技术吃饭,年收入一般在二三十万左右,不高不低,只能算中等。既然重活了一次,别的不说,钱这个东西是一定要有的,而且是多多益善,这辈子他也想体会一下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美妙感觉。

    可是怎么才能赚钱呢?耿文魁边吃饭边想。

    写小说?这个年代没有网络文学,需要向出版社投稿,不出名的作者想出书困难不说,稿费也低的吓人,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抄袭歌曲?现今版权费没几个钱,况且不符合时代口味的歌曲也没什么钱途,这个想法只能帕斯。

    做股票?这个年代倒

第四章 损人不利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