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更新(万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5章 更新(万更)
“你说德妃?”黎兆先眼中闪过一丝困惑,“她是我的故人?”
“王爷当真是贵人多忘事。”郑宪咳嗽了几声,“连我都记得一些旧事,你竟已忘却。”
跟着前来的吴槐听到这儿,就要退出去。
黎兆先却对他摆一摆手。
种种是非,薇珑理应知道因何而起。而且,她分明已经察觉到了一些端倪,昨日与安平公主的事,绝不是言谈间起了争执那么简单。
她是有意给梁湛雪上加霜。
他自问没什么需要隐瞒女儿的,大可以借吴槐之口告知。
吴槐会意,转身搬来一把椅子,请黎兆先落座,躬身服侍在一旁。
黎兆先道:“说来听听。”
郑宪审视着黎兆先,“这些年,你的变化可谓惊人。当年那个誉满京都、桀骜孤傲的黎王爷,如今竟有着世外之人的超脱、淡泊。”他笑了笑,“以往听说,是真的不能相信。”
黎兆先一笑,由着他扯闲篇儿。
郑宪话锋一转,并未直接回答之前的问题,“半年前,有人到了上饶,将我的家财洗劫一空。一夜之间,我从小富即安的情形,落入随时可能沿街乞讨的地步。领头的人不认识我,我却记得,他当年是凌家的护卫。”
凌家,是德妃的娘家。
“他让我写信向你求救,若是照做,事成后给我十万两白银;若是不肯,他便四处散播我与平南王妃的旧事。
“我只能答应。
“他又吩咐我,若是第一封信送到你手里,你不肯亲自前去的话,便再写一封信,说一说平南王妃待字闺中的一些事,委婉地威胁你。
“我知道你会亲自前去。”
黎兆先明白了原委。
不管他在不在乎郑宪的生死,德妃都有后招。他为着已故的妻子的清誉,要保住这个人。
说白了,郑宪是个人质。
郑宪这才说起德妃:“德妃年轻时是京城数得上名号的美人,心高气傲,一度以讨教学问为由,与手足、别家闺秀来到平南王府。有心人都猜得出她的心思。详细的情形,外人不可知,更不知你到如今还记不记得。
“你定亲之后,德妃进宫。应该是在那前后,她与平南王府结了仇——平南王妃出嫁前后,与她生过几次嫌隙。徐家与凌家在官场上也屡生争端,你在那时会帮谁,不需我多说。
“这些只是我一个外人看到过的、如今想得到的,权当给你提个醒。”
黎兆先站起身来,“多谢。”
郑宪道:“方便的话,给我个痛快的了断。”
黎兆先笑微微地看了他一会儿,起身出门。
·
吴槐去见薇珑的时候,留意到小厨房里的人进进出出,不由苦笑,招手唤荷风到近前,“郡主这是要学着下厨么?”
“是啊。”荷风笑道,“一早到小厨房看了看,指点着我们收拾一番,明日要学着下厨。”
“……”那可真是灾难,吴槐嘀咕道,“眼瞅着就要过年了,何苦跟自己过意不去。”
“这些你就别管了。”荷风挺高兴的,“郡主近来比以往好说话多了。”
“那可不是好说话,是没顾上挑剔。”近来的事情太多了,哪一件的分量都不轻,薇珑哪儿还有闲情顾及别的。
“你少乌鸦嘴。”荷风横了他一眼,“再有,这事儿可不准告诉王爷。”
“这还用你说?”吴槐也瞪了她一眼。郡主这是思来想去之后,还是决定给王爷亲自做一餐饭表孝心。
“知道就好。”荷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奴婢说话不经脑子,大总管可千万别生气。”
吴槐撇一撇嘴,“我这个大总管,在外院还行,到了内宅,只有受气的份儿。”
荷风笑出声来,转去通禀,片刻后折回来,请吴槐进屋说话。
薇珑一面研究着手里的菜谱,一面听吴槐说了郑宪的事情。
前世关于郑宪,父亲只对她说是一位故人,她不曾怀疑过。后来,郑宪早早被灭口,她命人查了查,只知道他是被人收买,写信骗父亲去上饶。
为此,她恨死了那个人。再深一层,她有心去查,却没有时间和精力,自己也好,吴槐这些心腹也好,都要全力应对当时嫁入康王府之后的困境。等到有时间和精力了,为时已晚,找不到证据。
不,不对。
薇珑不自觉地轻轻摇头。
前世吴槐、舅舅一家,一定都记得郑宪其人,不难推测出藏于幕后的德妃。他们只是达成了始终隐瞒她的默契,让她的负担、不甘少一些。
想想也是,她知道之后,会愈发觉得父亲走得不值。与梁湛对峙的情形已是定局,德妃、安平也已成为她厌烦之至的人,有些事知情与否,局面都一样。
想通了这些,薇珑对眼前的吴槐生出满心的感激,放下菜谱,取出三张一百两的银票,“就要过年了,给高堂、儿女置办些年货。近来你实在是辛劳,歇息几日。别的事情,过了年再说。”
吴槐称是,却不好意思接银票,“小的哪里受得起这么重的赏赐。”
薇珑打趣道:“嫌我手面小?”
吴槐忙摇头,“没有没有,实在是受之有愧。”
薇珑笑道:“少啰嗦。快拿着。”
吴槐这才笑着领赏,又说起一事:“一早,小的询问了宋妈妈。周国公年轻时候的事情,她只知道关乎葛大小姐的那一件——周国公十岁之后,就住在外院,成亲后才住到内宅正房。
“至于周夫人出嫁之前的事情,周府没人知道——周夫人带着的陪嫁丫鬟,是临时从外面买的新人,至于陪房,是葛家别院、庄子上的人,连府里的事情都不清楚,周夫人就更不用提了。”
薇珑颔首一笑,“真是特别缜密的人。”
一个熟悉的下人都不带的新娘子,且出身于官家,实在是罕见。
女子出嫁,父母都愿意给女儿挑选得力的丫鬟、陪房,那些人能帮女儿在婆家快些站稳脚跟。
这只能是周夫人自己的主意。她有远见,避免了陪嫁的丫鬟与周家的人说自己是非的可能;更有自信,就算全是面生的下人,也可以培养成自己的心腹。
一定也有过一段很孤单、寂寞的日子吧?
为姐姐出嫁的不甘,关乎自己待字闺中的事情,都要压在心里。
身边连个能与自己说说话的人都没有。
薇珑轻轻叹息一声,又对吴槐笑了笑,“很奇怪,我知道周夫人不会放过我,却不讨厌她,甚至有些欣赏。”
吴槐挠了挠额头,“的确,周夫人不是讨人嫌的做派。”停了停,又道,“咱们这边儿查她,她一定也没闲着,有的事情,大抵与您态度相同:不会当成把柄,但会因为好奇心,去查王爷、王妃的旧事。”
薇珑认同地颔首一笑,“这倒是。只有了解前因,才能推断日后的事。爹爹并没需要隐瞒的事情,只怕德妃做贼心虚。”
吴槐思忖片刻,问道:“依您看,周家与端王,日后会反目么?”
薇珑笑开来,缓缓摇头,“自然不会。”
“怎么说?”
薇珑解释道:“顺王、宁王、康王又不是吃闲饭的,怎么都看得出皇上为何恼了端王,别说周家现在是这个情形,就算还如以往,也会躲得远远的。
“端王一向八面玲珑,有自己的党羽。程阁老之于周家,应该是在紧要关头才会站出来的人。周家与端王走动的话,益处多于弊端。为此,只要端王有这个意思,周家就会愿意与他常来常往,甚至于,会设法结亲。
“端王那边更不需多想,首辅是何分量?他就算只冲着与程阁老搭上关系,都会主动与周家交好。
“至于以前关于周益安、周清音那些事,在端王和周夫人眼里,都可忽略不提。”
“端王、周夫人,”吴槐听出了端倪,“您是说,日后周家当家的人,是周夫人?”
“不然呢?周国公在一些事情上,就不是明白的人,周家二老爷、三老爷还不如他。”
“也是。”
周国公看似纵容实则是利用周益安行凶的那档子事,就算能成,日后也会成为德妃、端王的把柄,能拿捏周家一辈子——这种害人又害己的糊涂事情都做得出,谁还能指望他撑起门面。
“那么,”吴槐继续问道,“周家如果与端王结亲,只能从二房、三房选个人了,会是谁呢?端王……会答应么?”
“会。”薇珑笑道,“至于是谁,不重要。”
她说过,让周家换个人膈应她。周夫人呢,一定会让她如愿,好好儿给她选个人。
谁都行,不是周清音就好。
吴槐走后,薇珑备好笔墨纸,在纸上梳理所知的一些人的关系:
德妃、平南王府,有旧怨;
德妃、周国公,前者利用后者,原因不明;
周夫人、程阁老,后者愿意出手帮前者,原因不明。
郑宪是引子。
德妃利用郑宪在先,利用周国公在后,引发一连串的是非。
这些人里,薇珑最憎恨的是德妃。
她想让那个女人生不如死,让她为那些歹毒的图谋付出代价。
这件事,从现在开始,就要斟酌个行之有效的法子。
·
唐府,静虚斋。
陆开林走进东次间,把手里两个存放公文的牛皮纸袋扔到唐修衡身侧,“跑去城外的庙里,磨了老前辈两日,总算是能给你个交代了。”
说的老前辈,指的是在自己之前的那一任锦衣卫指挥使。
“辛苦。”唐修衡盘膝坐在炕桌一侧,正在用小刀削平果。
手法特别快,而且好看,果皮贴着果肉。
“打小就服你这本事。”陆开林笑着到了他跟前,等他停了手,就将苹果拿到手里,“这个归我。”
唐修衡失笑,“本来就是给你削的。”
“说的跟真的似的。”陆开林坐到炕桌另一侧。
“我什么时候吃过这些?”唐修衡拿过帕子,擦了擦手。
陆开林把虚覆的苹果皮取下,拿在手里,凝眸细看。细细的、长长的一条,厚度、宽度都相同。
“这就有点儿要命了。”他笑。
唐修衡笑了笑,“不过是熟能生巧。”
陆开林端详了一阵,才把苹果皮放到桌上的菱形盘子里,吃起苹果来。
唐修衡取出公文袋里的东西,仔细
“挺多事儿都是老黄历了。”陆开林道,“先前真是不愿意接这种活儿,听说了一两件事之后,才起了弄清楚原委的心思。你别说,有点儿意思。”
唐修衡笑了笑,“你不就爱看热闹么?”
“的确。先前不是以为没热闹可瞧么?”陆开林侧头打量着唐修衡,“我说,你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可是把我弄晕了。德妃、端王的事儿,你查是应该,谁叫那厮惦记你媳妇儿呢,可是,怎么连你老丈人都查?”
唐修衡笑意更浓,“放心,是好意。”
“嗯,没存坏心就行。”陆开林放下心来,“偶尔还担心你不满意这门亲事呢,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黎郡主挺不错的,少见的美人,也不是没心没肺的,伯母又喜欢——我是真怕你哪根儿筋搭错了,要把婚事搅黄。”
“怎么可能?”唐修衡如实道,“是我如何都要娶她。”
“那就好。”陆开林唇畔逸出大大的笑容,“我知道你进宫请皇上赐婚的事儿,可这不是关心则乱么,先前你不声不响的,突然来这么一出,以为有什么幺蛾子。做官的,什么事儿都简单不了——唉,我这还没上年纪呢,疑心病就这么重,不是好事,得治。”
唐修衡听着他絮絮叨叨,眼里都有了笑意。
陆开林吃完苹果,擦了擦手,歪在大迎枕上,琢磨了一阵子,唤来阿魏:“去告诉太夫人,我要吃她拿手的那几道菜,还要讨一壶陈年梨花白。今儿饿的厉害,心情也是出奇的好。”
阿魏笑着称是,转身去传话。
“查德妃、梁湛的财路,是为什么缘故?”陆开林道,“要找辙,还是要断他们的财路?”唐修衡惯于一心二用,所以并不用担心会影响他。
“错处不用找,你放心,不会有。”唐修衡道,“能做的,只能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这事儿能成么?”陆开林有些担心,“你是沈笑山的恩人,但我瞧着,你们这几年都没生意上的来往。至于别人,你用着能顺手?”
沈笑山是在西南发家。西南边关战事平息之后,唐修衡留在边境一年,协理当地官员安民、恢复民生。
沈笑山是当地人,很是精明。唐修衡看中了他的能力,与当地官府打过招呼,又与几名将领自掏腰包,给沈笑山做大展拳脚的本钱。
有了精明的商人开矿、拓展各路生意,许多百姓便可以到这商人名下做事,有了进项,便可以维持生计。
这几年下来,证明唐修衡没看错更没帮错人,如今沈笑山已成为大夏屈指可数的巨贾之一。
如今沈笑山因着丝绸生意越做越好,已在山柔水媚的江南定居。
陆开林从没听说沈笑山与唐修衡来往过,更没听说过沈笑山有心报恩的传闻。
为此,他叹息道:“商人重利,虽然也有例外,但终究太少。”
“总把报恩挂在嘴边的,反倒要不得。”唐修衡道,“沈笑山恰好就是少数人。”再多的,他不方便说。
“那就行。”陆开林道,“他真能帮你的话,别说德妃、端王,断了半个朝廷官员的财路都不在话下。”
“等他何时进京,你记着当面告诉他这句话。”
“等他何时进京,我是得见见他,让他把我当要饭的,接济一二。”陆开林笑笑地望着承尘,“其实我也不算穷,可有你们唐家比着,就总觉得自己穷得厉害。”
“那是不知足。”
“府里账上能用的银子是真不多,又不能收受贿赂……”陆开林摇头叹息一声,“我手里都没点儿自己的私房钱,虽然并不是想挥霍,可人不都这样儿么,手里银钱多一些,心里才有底……”
“等会儿给你点儿零花钱,”唐修衡睨了他一眼,“别哭穷。烦。”
陆开林哈哈地笑起来,“早说不就得了?给几张一千两的银票就行。”
唐修衡笑了笑,“我是真欠你的。”
阿魏转回来,对陆开林道:“太夫人让您去内宅一趟,她老人家拿手的菜,有些性子相克,是不能一起吃的。”
“嗯,把这茬儿给忘了,我得跟她老人家商量商量去。”陆开林起身跳下地,知会唐修衡一声,去了内宅。
唐修衡看完林林总总的消息,敛目思忖日后如何妥当安排。
想着想着,思绪蔓延到了别处。
他在府里最喜独处,如今也最怕独处。
独自一人的时候,会不自主地想起一些最让他疼、恨的事。
前世,薇珑颈部动脉处,有浅浅的疤痕。
在他与她成亲之后,他留意到,问过她是怎么回事。
她只说是不小心误伤了自己。
他不相信,便去问刘允。
刘允那时候仍是宫里的大总管,在他摄政之后,说起来是贴身服侍小皇帝,其实是对他言听计从。
被问起的时候,刘允立时脸色发白。
他命刘允照实说,这才知道原由——
梁湛一直不曾碰过薇
第35章 更新(万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