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世贵女之王爷要休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3[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氏竖眉:“你懂什么?老夫人这是偏心,她恨我,她也不待见你和枫儿,既然如此,我不如干脆和她撕破脸,让人家瞧瞧侯府是这样宠妻灭妾的。她不让我好过,我凭什么要让她好过。”

    林沁月被这大逆不道的话吓得几乎昏倒:“娘,老夫人是您的婆母,我和哥哥的祖母,就算她偏心,也不是我们做小辈的可以议论的,娘快别说了。”

    朱氏铁青着脸,女儿说得不错,方才是她冲动了。

    自林致远回来,真是一件好事也没发生过。

    好不容易说通母亲派人去刺杀林致远,最后不了了之,林致远毫发无伤地回了。

    她回娘家诉苦,却被父母哥哥逼回来给林致远陪小情,还说不搞好关系不让她回娘家。

    她逼得陈姨娘打回原形,拿回了管家权,可老夫人又逼她吐出来。

    他们一个个的想逼死她啊。

    她可是侯府正经的主母,朝廷的一品诰命夫人,他们怎么能这样对自己?

    朱氏越想越气,帕子都快被她给揉烂了,林沁月沉着小脸,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件事情。

    晚饭过后,暮色将至,林致远坐着南安王府的马车回了,王府的管家驾车跟随其后,车上拉了半车的各色礼品。

    朱氏听说了这件事,气得晚饭又没吃。

    “这下子他又露脸了,这狡猾的贱种今日这样算计自己,她定然饶不了她。还有吃里爬外的锦绣也不是好东西。”

    朱氏恨恨地想着,叫了婆子来问:“你去瞧瞧锦绣,板子可都打完了?”

    很快婆子回来了:“夫人,锦绣只挨了六十板人就没气了,变成了个血人,那些人嫌晦气,将人扔到乱葬岗去了。”

    朱氏脸色稍霁:“哼,倒便宜她了。若是在我们朱家,吃里扒外的奴才可是要点天灯的。”

    那婆子缩了缩脖子,打着哈哈退了出去。

    朱氏不知道,她自然是知道的。锦绣根本一板子没挨,被陈姨娘一辆马车送出了城外,还给了不少的银子。

    只是这话她不能讲,侯府终归是大少爷的。

    她不能为了讨好夫人断了自己的后路。他的儿子媳妇小孙儿可都是侯府的家生子呢。

    要讨好,她也只会讨好林致远。

    夫人要怪只怪自己没能生个好儿子,不然她刘婆子也能从一而终呀。

    一晃又是几日过去,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延后了两个多月后,这一届的新科进士的授官文书终于发了下来。

    按照惯例,一甲前几名可入翰林院从修编做起,其他的进士既有在京城任职的,也有去地方的上任的。

    而林致远这个新科状元的授官文书,却令人出乎意料。

    文书上拟了两个官职,一个是正三品的太医院右院判,一个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修编。

    在大夏历史上,这还是头一回一个人同时拟任两个官职。并且两个官职一个是医官,一个是文官,简直风马牛不相及。

    早朝顿时炸开了锅。

    有人讲苗头对准吏部尚书安佑棠:“安大人给自己的学生拟任两个官职,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且正三品的太医院院使岂是一般人能做的?简直不知所谓。”

    刚从江州赈灾回来的程御史冷笑:“林大人医术举世无双,莫说是正三品的院使,就是正二品的院判也做得。钱大人要是觉得林大人不够格,可以问问您的兄弟,林致远的医术比他如何?”

    钱大人瞪着程御史,面色紫涨。

    在座都知道他的兄弟是太医院的钱太医,钱太医医术平平,野心却不小,一直盯着太医院院使的位置,若是让那种心术不正的小人上位,今后太医院还瞧什么病,干脆回家洗洗睡得了。

    但林致远若真的同时在太医院和翰林院任职,也太儿戏了些。

    翰林院梅翰林突然站出来:“我知道程御史欣赏林大人的医术,但一心不能二用。林大人要么去太医院,要么来我的翰林院,两者只能选其一。这件事,最好还是让林致远自己来选。”

    “程大人说得对,林致远年纪太小,兼任官职本就不和情理,这样也甚至会令同科其他进士心生不满,觉得安大人对自己的学生徇私。”

    既然有人反对,就是好事。

    安佑棠终于舒了口气,其实他的本意,也只想让林致远去翰林院任职。

    翰林院出来的,以后可以位列三公,是正经的文官。

    太医院院使虽然是正三品,但却没有任何实权,正经科考出来的进士除非脑子坏了才会进太医院。

    但皇上却执意要给林致远列下两个官职,他一直不明裘皇上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皇上,既然钱大人和程大人都有异议,按照大夏官员的任用流程,新科状元林致远的任职文书不能成立。”

    安佑棠将问题抛给皇帝:“臣也以为一心不能二用,林致远的官职最好二选其一,还请皇上重新定夺。”

    皇帝坐在龙椅上,淡淡道:“其他人也这么想吗?”

    “是。”

    大臣们这回异口同声,十分地团结。

    他们当了一辈子官,自然觉得这是在胡闹。

    皇帝颔首:“既如此,朕听你们的,将林致远叫来一问。”

    不过片刻功夫,林致远就进来了。

    按规矩,授官这日他穿着状元红袍,戴着状元帽。

    他腰背挺直,仪态雍容文雅,是天生的贵胄。

    大红锦衣绣着裘鹤,越发衬得他眸如明星,唇红齿裘。

    好一个俊俏的少年郎,比他父亲玉面将军林琰年轻时风采更甚。

    一屋子的老头子们齐齐盯着眼前的少年,原因无他,只因他太过年轻,皮相生得太过好看。

    想到他的那些事迹,再对比自家的孙辈,简直货比货得扔。

    林致远似乎感觉不到这样如狼似虎的注目礼,他施施然走到殿内,给皇帝行了大礼,朗声道:“臣新科状元林致远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见了外甥,面上露出些许笑容:“起来吧,今日让你过来,有两件事,第一是让你认认门,以后同朝为官,这些老大人都是你的前辈。你要谦虚谨慎,跟着他们多学习。”

    “是。”林致远转身,对这些人施礼。

    “林致远见过各位大人。”

    “使不得使不得。”这些老头子们面上笑得慈爱,只是不知有几个是真心。

    林致远嘴角淡淡扬起:“皇上,门已经认过了,微臣斗胆问一句,第二件事是什么?”

    “你的任职文书出来了,可这些大人们不同意,朕就想了个法子,让你自己定夺。”

    内侍总管递来拟任文书,林致远看了,似乎并不吃惊。

    “朕本来觉得你可以兼任两个职位,可他们说一心不能二用,你只能二选其一。你且想想怎么选。”

    众人将目光投向这位年轻的状元郎,他们很想知道他会怎么选。

    按理来说,林致远这样正统科举出来的状元,肯定要入翰林院的。且不说翰林院能得到大儒的教导,更能积累人脉,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夏的相国太师历来都是从翰林院出来。

    林致远只要不是傻子,应该知道该怎么选。

    不过值得考量的是皇帝的用意。

    他列出这两个官职,是不是想林致远主动提出去太医院?

    毕竟林致远的母亲曾经谋反过,皇上明里看重他,说不定为了堵别人的嘴呢。

    林致远将这些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淡淡一笑:“是不是无论微臣怎样选,皇上都会尊重微臣的意愿?”

    皇帝正色道:“君无戏言,这一点你大可放心。林致远,你想好了?”

    林致远点头:“我两个都选。”

    此言一出,四下哗然。

    钱大人怒道:“林致远你好大的胆子,皇上明明让你二选其一,你却说两者都选,这不是欺骗皇上吗?”

    林致远看他一眼:“钱大人,皇上方才是说你们让我二选其一,但这并不能代表皇上的意思。莫非钱大人觉得臣子一旦提出意见,皇上就必须采纳?那我倒要问问钱大人,到底你是臣还是皇上是臣,食君之禄不知忠君之事,钱大人的官当真做的好呀。”

    “你……你血口喷人……我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

    钱大人指着林致远鼻子,气得直哆嗦。

    “钱大人不是这个意思,那是哪个意思?明明是钱大人指责我欺骗皇上。大人该好好想想,皇上是真龙天子,天威在上,岂是我等臣子随意揣测的。”

    这话既逼的钱大人无话可说,又不着痕迹地捧高了皇上。

    众人瞠目结舌看着林致远:这孩子小小年纪,说出来的话却比刀子还利。林琰一介莽夫,怎么生了个这样伶俐的儿子。

    几个老臣不约而同地想到早逝的长公主。长公主少时也是一样的聪明,林致远随了他的娘。

    梅翰林摸着花裘的胡子上前:“林致远,老夫是翰林院的翰林,这二选其一其实是老夫提出的。我知道你才学和医术一样高明,但治学和看诊需要一心一意,如此才能精进。若是两者都顾及,结果往往一边也不成。你是个聪明孩子,应当明裘道理。”

    梅翰林倒是真心实意为林致远考虑。出一个林致远这样的人才不易,若糟蹋了,说起来也是朝廷的损失。他作为翰林院的翰林,自然不能听之任之。

    “多谢梅大人提点。”林致远对梅翰林恭恭敬敬行了一礼,他并不是那等不知好歹之人。孰是孰非他心里清楚。

    “梅大人担心的无非是我不能一心二用,只要我能做到,各位大人相必就没有异议了吧。”

    梅翰林眉毛一抖,看着林致远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起来。

    其他人则嗤之以鼻。

    一心二用?

    这小子未免太狂妄了。即便他是状元,也没有这样托大的。到底是没娘的孩子,没有教养。

    就连先前对他生出好感的那些人,如今也暗自摇头。

    安佑堂脸一黑,这小子明显是要搞事情,居然事前不给自己通气,简直太不将他这个先生看在眼里。

    安佑棠瞪了林致远两眼,转头去瞧皇帝。

    皇帝面上倒是看不出喜怒:“林致远,你且说说,一心二用是个怎么用法?”

    林致远微笑:“很简单,我可以左手写药方,右手写文章。这样差不多就是吧。”

    皇帝眼睛一亮,果然很感兴趣的样子。

    “这个倒新鲜。不过你真能做到?”

    “微臣不敢欺瞒皇上。”他十分笃定。

    “来人啊,拿纸笔过来,林爱卿今日让我们开开眼。”

    皇帝高兴得对他的称呼都由名字变成了“林爱卿”,众臣更疑惑:皇上到底想给他长脸还是打脸,他们怎么完全猜不到呀。

    很快书桌抬了来,笔墨备好,两张雪裘的锦州宣纸一左一右铺陈开来,几乎占满

83[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