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世贵女之王爷要休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3[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整张桌子。

    太医院院长陆诚被皇帝叫了来,看见这阵势,眉头皱起。

    “陆诚,林致远说他能边瞧病人边写文章。你是太医院院长,就由你做个见证。”

    陆诚拱手:“臣遵旨。”

    退到一旁。

    林致远气定神闲地坐下,皇帝道:“为公平起见,文章由梅翰林出。至于看诊开药……”

    皇帝顿了顿,眼睛往人群里一扫:“你们毛遂自荐吧。林爱卿是神医,各位把握机会啊。”

    半晌,一位须发皆裘的瘦弱老者颤巍巍上前,他是大理寺少卿魏安。

    “微臣年纪最长,不如让微臣来。”魏安笑着看了一眼林致远。

    皇帝立刻允了,林致远起身请魏大人。

    梅翰林上前,道:“今岁江洲水患严重,你便以治理水患为题,写一篇文章。”

    林致远才十几岁,梅翰林就让他写这样的时政文章,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林致远却没有提出异议,他右手提笔落下第一个字,左手就搭上魏大人的手腕,开始为他诊脉。

    众人见他神态安静,右手保持书写,抬头对魏大人道:“还请大人张口让下官瞧瞧舌苔。”

    一刻钟过去,林致远文章写好了,病也瞧完了。

    两件事情几乎同时结束。

    梅翰林和陆太医分别拿走了林致远的文章和药方,和其他人一同观看。

    众人越看越心惊,原因无他,林致远的文章实在写得太好。

    他不仅旁征博引了大量案例,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其中数个观点令人耳目一新,老辣至极,是他们这些为官多年的大臣们也未曾想到的。

    “好,好文章。林致远不仅有文采,更有治国之才。皇上得此奇才,实是我大夏之福。”

    “哦,依梅爱卿之意,是认同了林爱卿的文章?”

    梅翰林抖着胡须,激动极了:“岂止是认同,微臣自认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林大人胸中有韬略,皇上瞧过便知。”

    皇帝接过林致远作的文章,半晌道:“写得不错,林致远不就在翰林院跟着你吧。”

    “谢皇上……”

    梅翰林临到老了寻得这么一个徒弟,高兴

    劲儿就别提了。

    “皇上,依微臣之见,林致远该留在太医院才是。”

    陆太医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看着林致远:“你的诊断是什么,为何给魏大人来的药方中加重了陈皮和远志两味?”

    林致远道:“魏大人常年失眠,肝气不疏,造成气机不畅,进而堵塞了肺经,因此夜间时常咳痰。”

    听闻林致远准确无误地说出他的病症,魏大人面上闪过惊愕。

    众人瞧魏大人面色,便猜到林致远的诊断怕是对的。

    于是都将目光看向林致远。

    林致远接着道:“我方才说的是明面上的症状。其实治魏大人的病关键并不在疏肝润肺。魏大人,您先前是不是一直在吃疏肝理气的药物,因效果不佳,又开始吃降肺火的药?”

    魏大人点头:“被你说对了,去岁我一直在吃逍遥散,今年又换成枇杷罗汉饮,只是一直不见成效。”

    “魏大人近来是否常感到倦怠,吃饭亦没有胃口?”

    魏大人惊讶:“这件事连陆太医也不知晓,林大人是怎么看出来的?”

    林致远没有卖关子:“我是根据大人的病症判断出来的。大人因常年服药,胃寒脾虚,药物吃下去不能正常运化,因此不起效。其实要治好您得病并不难,只需在疏肝润肺的基础上,多加几味去湿健脾的药,渐渐就能好了。”

    林致远说的并不深奥,除了陆太医,其他不懂医理的人也都懂了。

    不过有人依旧不服气,对魏大人道:“魏大人一直在陆太医手上看诊,难道说林大人医术能超过陆大人不成。魏大人可不能听信偏言,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啊。”

    魏大人道:“我自己的事我心里有数,我相信林大人。”

    他相信林致远,只因林致远居然猜出他常年服药。

    如果他的病交给林致远调养,定是有希望的。

    虽然夜间咳嗽不是什么大病,但对一个七十来岁的看着来说,着实是种折磨。

    “听说林大人刚治好了南安王府小王爷的病,老夫这边也拜托了。”

    林致远没有直接答应,看向陆太医,陆太医倒是个光风霁月的人。

    “魏大人的病拜托了。”

    他摸着胡须笑了,又对皇帝道:“皇上和众位大人方才看见了,林大人天纵之资,能在作出锦绣文章的同时开出对症的药方。依方才说所,林大人若能一心二用,便能官授两职。我这边没有异议了,不知梅大人意下如何?”

    梅翰林沉吟片刻:“既然陆太医同意,在下也没有道理反对,只是此事须得皇上定夺。”

    梅翰林已经看出来了,这分明是皇帝和林致远提前设好了坑,等着他们往下跳呢。

    也不知道林致远为何如此执着太医院的职位,冒着得罪自己的风险也要唱这么一出。

    梅翰林想到这儿,心里多少有些不虞。

    不过他到底爱惜林致远的才华。既然他执意如此,他再阻拦,便是不识趣了。只会惹人厌烦。

    梅翰林和陆太医松口,其他人便没有反对的立场。

    况且林致远展现的“一心二用”着实令他们震惊,原来天纵之才还是有的,只可惜不是自家的子侄。

    皇帝龙心大悦,好生勉励了林致远一番,此事就算定下。

    早朝散了,诸位大人还在讨论方才的事,眼神时不时往林致远身上瞟,目光带着热忱。

    林致远被老师安佑棠拉上马车,车帘一放下,安佑棠脸色沉下来。

    “今天到底怎么回事?别告诉我这是皇上的意思。”

    林致远笑了笑:“老师没猜错,的确是皇上的意思。皇上怕我的医术埋没了,想我去太医院带几年徒弟,他开出的条件优厚,我拒绝不了,就答应了。”

    安佑棠竖起眼睛:“那你干脆去太医院当你的院使,为何又要去翰林院,你知不知道梅翰林因为你的事都快气出内伤来了。”

    “老师放心,翰林院的事我会好好做,不会让梅翰林失望。太医院那边有陆太医他们,我只需要按时过去授课即可。”

    得了林致远的保证,安佑棠面色才缓和了些。

    他是正统科举出身,当时也是从翰林院编修开始做起,自然有些瞧不上太医院。

    他生怕林致远为了太医院的活儿,耽误了自己的仕途。

    “为师言尽于此,最好记得你说的话。”

    木已成舟,安佑棠如今也只能多叮嘱几句,他盯着徒弟:“别以为为师不知道,你是怕五品诰命委屈了化真才兼了太医院的职吧。”

    林致远笑得坦然:“不愧是老师,学生当真什么都瞒不过您。”

    “哼。”化真是他的义女,林致远为了安家的女儿打算,他自然没有话说。

    “明儿和化真一起过来吃饭,你师母这些天念你念得紧。”

    “是。”

    到了侯府,林致远下了马车。

    林沁宛扶着丫鬟的手站在门口眺望,一副焦虑不安的模样。

    “大哥今日入宫可还顺利?”她一面走,一面问。

    “我很好,是不是侯府发生什么事了?”林致远不是傻子,自然察觉到她的异常。

    林沁宛点头:“父亲和二哥已经到了城外,晚些就会回,夫人已经带人去接他们了。”

    林沁宛说着停下脚步:“而且我还听说了一件事,也不知是真是假。”

    “什么事?”林致远皱起眉头。林沁宛今天遮遮掩掩的,倒不像她的风格。

    那丫鬟乖觉地退到一旁,林沁宛低声开口:“大哥,父亲那边抓住了一个辽国奸细,那奸细说……说他曾和长公主曾经有染……”

    她抬头看了眼林致远,林致远面上没有多余的表情,神色却明显冷了下来:“接着说,我听着。”

    林沁宛吞了口唾沫,她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话很可能会令林致远发狂。

    “那奸细说长公主十八年前与他分别时已经怀了他的骨肉,他如今要找侯府要回他的亲生儿子。”

    “啪”地一声响,林致远身边那棵槐树突然拦腰断了,巨大的树冠歪下来,叶子哗啦啦落了一地。

    林沁宛手足无措:“大哥别生气,这……这都是那个奸细胡乱编造的污蔑你的,我们根本就不相信。”

    林致远凉凉地笑了,整个人阴森的仿佛来自地狱:“想找儿子,那也要看他有没有命回。”

    林沁宛悚然,看着林致远大步走开,自己的脚却像长在了地上,半晌动不了。

    方才她定是看错了,大哥怎么会露出那样可怕的表情,好像择人而噬的猛兽,下一刻就会把周遭的一切都撕碎。

    她惊魂未定地抚着胸口,叫来管家:“这棵树方才被风折断了,你赶紧找人打扫干净,不然侯爷和夫人见了不剥了你的皮。”

    “是,我这就去叫人来。”

    管家忙不迭应了。虽然心里奇怪,却不敢多问一句。

    林致远回到屋内,从角落的箱子里拿出母亲年轻时的画像,展开看了半晌,又卷好放进箱子。

    奸细,私生子。

    亏他还以为他是良心发现才来主持自己的婚事。

    如今看来却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林致远面上挂着冷酷的笑,双眸隐隐泛出血色。

    若说他心中还有一点柔软,那就是因为晓晓和母亲。

    这两个女人是他生命的全部,哪怕受到一丝伤害,他也不会轻易放过。

    天暗下来,老夫人身边的丫鬟过来请林致远:“侯爷到了胡同口,老夫人让大少爷和三小姐一起去门口迎接。”

    林致远转头看着她:“我有些累了,不想去。你吃饭时再叫我。”

    丫鬟见林致远神色不虞,不敢多说什么,直接去回老夫人。

    老夫人不知林沁宛和林致远说的那件事,便以为林致远在使性子,抱怨道:“都说父子没有隔夜仇,阿远和他父亲却总是不对付。以前小些还好,现在都要做官娶亲了,怎么还是不懂事。”

    一个是老子,一个是儿子,老夫人自然觉得做儿子的应该退一步。况且儿子这次扔下公事回来,也是为了孙儿的大婚。他再不喜欢父亲,也不能避而不见呀。

    “阿远这是大了,听不进我的话了啊。”老夫人很是伤心。

    刘嬷嬷在一旁劝:“老夫人不要多想,大少爷刚从宫里回来,这会子还没缓过劲儿来呢。再说屋门口一堆人,他连站的地儿也没有,倒不如等侯爷收拾干净了再去拜见父亲。大少爷是个通透人,平日对老夫人最是孝顺,侯爷要是能回转过来,大少爷高兴还来不及呢,怎能不孝顺侯爷。”

    

83[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