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新的一年,新的开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伴晚教习结束,李山和袁道长回到药园,一夜无话第二天李山独自进城,先到镖局告假,今天是虢城贡院开学的日子,李山徒步来到贡院,在门口出示腰牌自有一名小厮领着李山来到一处大殿,大殿内此时三三两两的坐了不少人,李山选了一个靠近窗口的位置坐下,随着时间推移大殿内的人越来越多,不久就坐满了,这时一位老者推门进入大殿走上讲台,老者双手虚按朗声说到;
“大家肃静,老夫暮云澜,恬居虢城贡院院长一职,台下的众位均是我虢城的俊彦,今日贡院开课,希望在三年后的春闱大家都能高中,好了!大家学业重要现在开始授课,这第一堂课由老夫代劳,今天的第一堂课老夫介绍一下我大晋的科举规则……!”
李山坐在角落看着台上的老者心中想着原来这个老头还是教习啊!真的没有看出来啊!随着老者的教学李山的贡院生涯开始了,贡院的学业比较轻松,在李山看来这个类似前世的考研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传授科举考试的技巧,尽量提高升学率而已,至于真正的知识,对不起这个需要你自己去学习。
不知不觉间冬去春来,就这样一转眼两年过去了,李山十二岁了,这两年来李山过的极其忙碌却又无比的充实。这两年来李山白天在医堂实习,学习医术,主攻针灸和推拿,而李山本人却对外科和药物十分有研究,经过三年的修习,李山已经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医生。袁道长每月不定期的在医堂做堂,这时就是李山最好的实习和实践的机会,这两年间李山的医术成长的非常快。
每天下午的武学,李山是雷打不动的学习,而且十分用心学习,训堂的武学每天都有,李山几乎没有缺席过,这份毅力就连一些专职武学的弟子都十分佩服,经过三年的训堂生涯李山这些弟子都成长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弟子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而且一些人的定位也逐渐清晰起来,李山的朋友马强在车马堂混的如鱼得水,几乎每天都混迹在车马堂,显然是未来决定在车马堂发展了,至于李山的另外两位朋友,小胖子梁满昌被分派到了商堂在柜上做了一名伙计,这家伙比较馋,在新进弟子间上下运作,终于在去年如愿以偿的进了饭堂。前几日李山还看到了这家伙,似乎小胖子在厨艺上比较有天赋,现在已经是厨房的二厨了,估计等到毕业后就会留在饭堂。李山的另一名朋友王检在商堂的柜上做伙计,现在混的也不错,李山这批学员中大约有三分之一选着了后勤堂口,另外的三分之二选着了在战堂实习,不出意外以后会加入战堂对于李山来说医堂是自己的第一选择,顺便说一下原来医堂的堂主竟然是袁道长!
另外,贡院的课程非常宽松,每月月初月末两节课,每次半天,在上午先将经义以及讲师自己的科举经验,然后是历年来经典的科举卷帙分析,最后就是检查上次布置得作业和布置本次的作业,作业基本上就是一张历年来的科举考试的卷帙,经过这两年的学习李山发现贡院的课程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授课的讲师都是州内有名有姓的大儒,以及一些专门研究科举考试的一些秀才举人等,他们本身就是科举考试的考生,所以对于这些考试研究的还是比较透彻的。
在李山看来这个贡院的课程就是前世的考研补习班,讲师就是走穴的老师,在这里你愿意来就来愿意走也没人管你,想学没人阻拦,不学也没人苛责。讲师来了就是三部曲,上课,经验分析,留作业。基本上一个讲师最多讲两到四次课就换人了,李山曾经侧面打听了,这些讲师都是一些常年混迹于晋国科举考场的老鸟。家境贫寒,出身微末,其中有一些人在李山看来的确是有真本事的,只是缺少门路朝中没人自己又没有金钱开路上下打点。
自己又不甘心就此断了进身之路,于是就只能靠这种辗转在各大贡院之间靠讲课赚取自己科举的费用,这种形式李山不置可否,讲师赚取学费,学生学到知识经验,贡院赚取名望,三赢!讲师每到一处不光在当地贡院讲课,贡院对于讲师要求是很高,但这润笔费却少得可怜,毕竟是公家的学院每年的经费有限在加上层层盘剥真正到了贡院手中的经费十不存一,就是这十不存一的经费维系这贡院的日常运营,学生的贴补,各处殿舍得修葺,杂役的费用等等。
每年下来贡院都是入不敷出,至于这讲师就不要想了,不是不想设置而是根本没有哪个费用。也不知是哪个贡院率先想到了现在这种运营模式,外聘讲师,按理说就贡院那点可怜的润笔费连讲师的食宿都解决不了但各个讲师却驱走若骛,这其中的道道就是一个字,名!
讲师每到一处先在当地贡院讲课,讲好了获得当地贡院的认可了,讲师自然就进入当地的教育圈里了,然后讲师就可以在当地的私人学堂,家族内部的学堂里上课了,与贡院相反,这回这润笔费就相当高昂啦!而那些家境殷实的富商创业初期靠的是勤劳肯干,经过几代人的积累,终于有了一份可观的家业,这家族的第一代第二代是创业者大部分是泥腿子出身,没有什么文化。
所谓富而优则仕,到了第三代家里条件好了就希望自己的儿孙读书,而自己又想捞一个好名声,这怎么办?办学就是最保险的一个办法,贡院每年名额极其有限有大把的人没有考上,于是这些私人的学堂,族学就成了最好的选择,而这些贡院的讲师就是成了香饽饽。
富商奉上一大笔金钱请一位先生到家里给自己和族里的孩子讲学成了最好的选择,对于这些富商而言,不惜重金一定要请到有学问的有名望的先生,而自己又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怎么办,贡院就成了一块试金石。
经过贡院检验的先生肯定是好的,有学问的先生。在神州大地上每个家族中如果有哪一房牵头出钱办族学,族中各家即便家中再穷,父母吃糠咽菜也要凑一份钱给族学,为的就是给自己的孩子铺一条进身的路,而这位牵头人绝对会成为族中名望最高之人,这提携后辈的名声是跑不了了。有需求就有市场,这就是这些讲师拼命的想到贡院讲课的原因,说一千道一万都是钱闹的 。这些讲师不光讲课,私下里也搞一些让李山哭笑不得的事情,这其一就是保媒!
像李山这些在贡院学业排名在前年级又小,长的还不错的学子,私下里已经有一些讲师牵线搭桥了。某某富商的千金,年方十六花容月貌,希望招一入赘之人,一应费用由女方承担,婚后的科举费用亦不少,要求年纪三十岁以里,无残疾,贡院排名在五十以上等等!你瞅
28.新的一年,新的开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