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中庸之笔3[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他做好了迎接剧痛的准备,瞬间让意识切入蚂蚁脑海,疼痛遽然而至。
不过幸亏他提前作好了准备,咬着牙坚持住了,这下意识稳稳地切入了进来,切入那一刻,他全神贯注。
果然,他看到,专注书写的族长,手上有一道金色的玄力透过笔尖直透到字体里,于是,字是笔走龙蛇、力透纸背、形神兼备、气势磅礴。
与他猜测的完全一样,只见那魂力果然来自于腰间,借腰力迸发,再融合丹田里的灵力,二股力道合成一道金光的玄力,沿着腰间的筋络到臂膀,再由臂膀倾注于手臂,然后灌注于指间,注于笔中,深入于字里行间。
金光、金光,那是金光,那是魂力,那是玄力
北辰映雪好是惊喜,一直以来,他总以为魂力只来自于战斗中,比如战技的施展,完美的战技施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腰部的力量,发挥腰间的魂力,而没想到的是,这写字居然也能用上了魂力,用上腰间的魂力,魂神结合,全神贯注,字人合一。
全神贯注、字人合一天啊,这难道就是书法的精髓。
只有精髓做到了,才会在字里行间显示出该有尽有的力度、波势、音韵,这简直就是书法之精髓,书法之魂啊。
他想起了自己今天早上离开道观时,那道观住持的“那一拍”,那一拍,顿时纸上的字和词如金砖飞起,打入院墙之中,于是院墙为纸,窟窿为词,震天撼地。
想到住持,注视着族长,他仿佛预感到了什么难道族长也能“院墙为纸、窟窿为词”
他看到,族长现在写的是一首诗,是一首大气磅礴又瑰丽浪漫的边塞诗,是当今朝庭进士出身的大诗人“岑参”在出征边塞时写的一首最新诗歌,诗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岑参”一写出就红遍大江南北,北辰映雪还清楚地记得,他也是前几天在道观里,通过一位道友从远方的飞鸽传书才得到的这首诗的内容的。
传说这首诗在作者刚写出时,正逢突厥大举进攻边塞,守卫边塞的唐军十万将士在御敌时大声吟诵,顿时诗歌起,化作漫天飞雪,一时之间,冰川万里,长城上徒然间掀起百丈冰,令突厥望而生畏、望风而逃。
好诗,好意境。
北辰映雪殷切地感受到了诗人“岑参”那瑰丽浪漫、气势磅礴的边塞出征卫国的博大胸怀、和强烈的艺术渲染力。
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族长写着这首诗,看着他写的每一个字,看着他那每个字里那浑厚有力的那一笔,那是“点睛一笔”,是中庸之笔,是饱满之笔,是注入魂力之笔。
原来诗也可以有生命,有灵魂
第145章:中庸之笔3[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