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随行就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请教工宿舍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批下来。那时,我们就有自己的家了。”
“是吗?要多久?”
“这个不好说。”华子明说:“不过排上了日程,总比没有好。总不能讨论几年吧?等我们把家安置好了,就等于向成功的道路迈出了第一步。以后的日子,就顺畅多了。”
郭博文再回武汉时,已经是2007年的一月十二号了。
在山东各地来回穿梭,多日不得休息的郭博文虽然在火车上好好睡了一觉,但仍然觉得有些疲惫。因此,在火车到站时,他没有急着下车,一直等到最后,才背着包离开。早晨清冷的风让他感觉有些清醒,他在原地剁了剁脚,让血液重新流动起来,然后才朝车站外走去。
武昌火车站是人流聚集的地方,在两站远的地方就是一个大的蔬菜交易市场,不时有装着蔬菜的汽车从火车站前驰过。郭博文看看时间还早,决定先去那里看看大蒜的行情。
郭博文离开山东时,大蒜的价格已经超过7块了,因此,老赵和黄瑞鸣商量好了之后,决定在春节前全部出清,这样算来,利润将达到400%,绝对是一桩超值买卖。郭博文估计,武汉的大蒜是从山东运来的,零售价现在应该到9块了。这样的价格应该是怨声载道了。
郭博文来到蔬菜批发市场,此时,这里已经不那么热闹了,毕竟,从凌晨三、四点开始做买卖,到现在应该是休市的时候了。郭博文走到卸货的地方,看见正好有一卡车大蒜停在那里,几个搬运工忙碌地把一袋袋大蒜从车上搬下来,放在大磅上称重。
郭博文走到一块价格牌前,看见上面清晰地写着大蒜的价格:9.4元。郭博文点点头,已经如实证明了自己的判断。这时,一位过磅的管理员问司机:“兄弟,这大蒜是怎么回事?价格这么邪乎?”
司机说:“谁知道?千年和去年大蒜算什么?就是个配菜而已,可现在在金乡,已经卖疯了,所有的人都在收购大蒜,价格一天一个样,这不,又下了场雪,地里的大蒜多半收不上来了,价格说不定还得涨。”
“还涨?”一位批发大蒜的菜贩子说:“要涨到多少是个头?”
“谁知道?现在是许多饭店对大蒜需求高,再加上出口、制药,还有别的用途,能上菜场的就有限了。”
“他妈的,这大蒜都赶上肉的价钱了。”一位菜贩愤愤不平地说。
郭博文听着机构人的议论,感到好笑。他也没打算多待,转身往外走。
郭博文先回到父母家,毕竟,近一个月没回家,又是在外地,不回家打个照面,家里人要担心了。
郭博文刚走到小区门口,就看见自己的师傅吴师傅和母亲在前面慢慢地走着,两人手里都拎着菜篮子,大概是刚买完菜回来。
“这是什么世道?大蒜竟然卖10块钱一斤,还让不让人活了?”吴师傅愤愤不平地说。
夏爱霞赞同:“是不得了,这大蒜也不是什么稀罕物,怎么也卖到这个价了?这要是再涨上去,退休金那是真不够了。政府怎么也不管管?”
吴师傅刚要回话,郭博文走了上来:“师傅,妈,这事政府怎么管?大蒜便宜的时候不管,涨价就更不能管了。师傅,来,不就是大蒜吗?我请你。”
郭博文笑着从挎包里拿出一包大蒜:“师傅,这是正宗的金乡大蒜,还是有品牌的。给你。”
郭博文把大蒜放进了吴师傅的篮子里。吴师傅吃惊地看着这一包大蒜,上面清晰地印着重量:5斤!看着郭博文轻描淡写的样子,吴师傅有些吃惊:“博文,你怎么知道大蒜涨价了?”
“这个呀,我不但知道,而且知道是怎么涨上去的。”郭博文说:“这次我出去就是为了大蒜,从去年十月就等着这波行情了。”
夏爱霞这才想起去年儿子跟自己说过大蒜涨价的事,她有些惊奇地说:“博文,大蒜真的是你们炒起来的?”
第一百二十五章 随行就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