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启人生1987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国库券[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吃喝玩乐,走亲访友,浑浑噩噩中到了初五。放过“破五”炮仗,各单位结束假期正常上班。

    父母上班去了,耿文魁却不能闲着睡大觉,他准备实施一项谋划已久的投资行动:倒卖国库券。

    国库券相当于后世公开发行的国债,与后世极其紧俏的国债相比,这个年代老百姓并不愿意接受国库券。各单位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发行任务,只能通过工资发放强行摊派。

    耿文魁一开始对此不太理解。

    八十年代末期,国库券的利率可以算得上非常高。比如88年发行的3年期国库券,年利率高达不可思议的10。而后世2018年3年期国债利率才4,差了一倍还多。

    如此高收益的国库券要是放到后世,早就被疯抢一空,其火热程度必定超过记账式国债。就连那些吹嘘超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恐怕也只能望尘莫及。

    而现在,国库券却沦落到靠强行摊派发行的地步。

    为何有如此悬殊的差异?

    原因就是两个字:没钱。

    八十年代末,老百姓手里的余钱很少,一家能有个千把块钱存款就算很多。再加上正处于物价飞涨时期,涨工资的那点钱根本赶不上物价前进的脚步。

    抢购风时不时来上一阵,老百姓觉得手里的钱实在不够花,谁还愿意买那三五年后才能兑现的国库券。

    所以,很多拿到国库券的人,宁愿六七折卖给黑市私人收购者,也不愿等上三五年拿到利息。

    现在是1988年2月份,下个月财政部就会发布《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试点实施方案》,允许国库券上市公开流通交易。4月起,先在全国七个大城市试点,到了6月份还会开放其他54个城市。

    耿文魁正是看中了这个国库券公开交易机会,准备拿出全部资金博上一把,利用穿越者先知先觉的优势和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积累下自己的原始资本,也为往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他准备收购的是85年发行的5年期国库券,年利率为9,也就是说1990年到期后,85年100元国库券可以兑现145元现金。

    这种国库券距离支付还有三年,春节后物价又有要涨的势头,所以人们急于把它换成现金用于抢购物资,因此它的黑市价格仅有六七折,而4月公开流通交易后交易所价格均在100元以上。

    二者之间的差价就是利润,仅以7折买入,110元卖出计算,利润率就高达57以上。

    《资本论》中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如上所述,倒卖国库券基本属于“铤而走险”,还到不了“践踏一切人间法律”的地步。

    富贵险中求,重活一次的耿文魁胆魄比其他人大得多,他可不愿意安安稳稳、浑浑噩噩的再过上一辈子。

    如此好的投资机会,不消说“铤而走险”,就算是“践踏一切人间法律”,他也决定豁出命去闯上一闯。

    耿文魁手里现在有2300元现金,按七折购买算起,可以买进3200元国库券,本钱还是太少,只是首次收购需要留下信服实力和良好信誉,所以不能走赊账的路子。

    趁着假期,他分别找到王黎明、陈明亮、隋大陆、雷跃东等人,委托他们就近按七折价格收购85年国库券。

    王黎明等人家里也有不少85年国库券,换成现金正好解决了父母燃眉之急,因此收购行动进展相对顺利,寒假结束前已经收购了一千多元国库券。

    另外从众多亲戚那里还收集了1500元国库券。碍于亲情,这些国库券就不能以七折折现,耿文魁答应他们以原价兑付,但现在只能赊账,需要等到4月份以后才能想法兑现。

    耿怀瑾得知儿子四处收购国库券,顿时大惊失色,赶忙找到他谈心。

    “文魁,听说你从你大爷、三叔那里要了些国库券?”

    “嗯,怎么了?爸。”面对父亲质问,耿文魁如实回答。

    “你还花钱买了些国库券?”

    “是呀,爸,你有事就说。”

    耿怀瑾满面忧虑道:“现在正打击投机倒把,你这算倒卖国库券,要是被人逮住了后果不堪设想。”

    耿文魁知道自己这个父亲处事谨慎有余,魄力不足,宽慰道:“爸,你不用担心。我现在只是买,又没出去卖,只能算投机,还没倒把呢。”

    “那也不行,你还小,还是以

第十四章 国库券[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