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浮生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剧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r/>    墙上挂着两幅裱起来的楷书作品,方方正正地写着“莫夸骑鹤下扬州,渴慕潮汕数十秋,得句驰书傲子女,春宵听曲在汕头。”

    这两句话韩儒伶听韩楚明说过,说是当年老舍和曹禺先生当年就曾听过潮剧选段,并称这剧种丰富得很,要好好保护传承下去。

    从小到大,韩楚明时常讲起这段故事,而每每讲到时又不忘重复这两句。

    韩儒伶淡笑一声:“这老头子天天念叨的东西原来都搁在身边……”

    韩楚明一手创立的这家剧社当初给它起名叫“浮生戏”,其意在于用这戏来演尽浮世百生之酸甜苦辣。他还特意将其制成了牌匾悬于大门上,如今已是风尘尽沾。

    韩儒伶忆起方才在门口见到的那块泛着尘土的牌匾,无奈地笑了笑,可怜他父亲耗尽一生心血,最终也没能让这个剧社载浮生百态而扬名。

    韩楚明的办公室简陋得很,除了一株略有些枯萎的兰芝草、一套泛着茶迹的功夫茶具还有那些累在书柜上的潮剧台本和研究文献外,其余也没什么可看的了。

    要说这办公室里非说出什么可看的,倒是那几本翻得有些松散的账本里头有些文章。

    韩儒伶在会计师事务所天天与账本打交道,看过各式各式的账本和数据,唯独他父亲这样的账本他没见过。

    这账本也记着进项和出项,但有不少地方都有删改的地方。

    韩儒伶仔细看了看,里头有不少进项最后都被划掉了,韩儒伶不解,明明是出去演出,为什么最后都收不回来钱?既如此,为什么还要不知疲累地去做?

    还有,这账上还记着好几个接下来要演出的曲目都没有具体的演出费用,但每天每月浮生戏剧社的开支却稳中有进,加上戏服道剧的耗损更换,浮生戏每月都是亏损的状态

    这些账本看得韩儒伶头一直摇个不停。别的不说,就这个做账的水平他老爹就急需有人来帮手,否则这么亏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在办公室里把东西翻看了一遍,韩儒伶站起身子往外头走去。

    方才那两个小家伙正在跟着戏剧社里的人玩闹着。韩儒伶站在门口把这群人挨个看了遍,才发现这剧团里人少得可怜。

    按照刚才在办公室里看的剧社分工,剧社应该有剧本组、演员组、化妆组、服装组、音乐组、灯光组,后勤组这七个部门。

    但这剧社里就那么七八个人,还除去一个帮厨的大爷,这剧社里的就这几号人承包了所有的部门和行当。

    “都过来一下儿。”韩儒伶站在门口朝着大伙喊了一声。玩得正欢的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脸上喜色渐退。

    在现在大伙的心里头,韩楚明那日在医院里头离世,韩儒伶三番二次地找不着人这件事让他们无论是情感上还是意识上都无法接受韩儒伶来接管浮生戏的决定。

    更何况这些年来他们父子之间的的争执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个剧社对于韩楚明有多重要、韩儒伶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地伤了韩楚明的心,他们更不是不知道。

    韩儒伶这人既没有专业的潮剧知识在先,不尊重潮剧艺术传承在后,这样的人谈接管,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好在韩楚明对大家恩重如山,这剧社留下来的几个人对潮剧热忱依旧,这才没有让剧社在韩楚明去世后一散而尽。

    但是,对于韩儒伶的发号施令大伙还是不大愿意去理会。

    “都没听见吗?过来讲些事情。”韩儒伶面色一沉,语气也重了些。

    麦蕊抬眼看了看这个站在门口准备发火的人,见他俊朗白净的脸上挂着难掩的怒气。

    虽然今天是她头一回见他,却是她第二次领教他那种似山雨欲来风满楼那样的压抑和不满。

    麦蕊看着他,心中十分不解地嘀咕着:长得倒是挺好看的人,怎么就这么爱发脾气呢?韩师傅到底为什么执意让他接管剧社?难道就因为他是他的亲儿子?还是这个韩儒伶真有什么三头六臂的本事?……

第四章 剧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