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来去匆匆一场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蒜[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蒜

    没错,打电话给我的不是什么陌生人,是我追了差不多有十年的姑娘——蒜妹儿!

    这个看似一个商标一样的名称,确实是女神的雅号。女神名叫王若冰,大家都一致认为若冰叫起来比全名要好听,所以谁也没有在她本人及她父母的同意下把她的姓氏去掉了。之后好久我一度忘记我的女神姓什么。

    若冰长得高高瘦瘦,眉清目秀,肌肤如雪,这样的面容是完全和西北的风沙联系不到一块儿。再加上若冰一头天然的微黄色的秀发,让若冰看起来更加美丽动人。因为这个样子太过文静,我刚见到若冰的时候以为她是从书中走出来的林黛玉呢。那一颦一簇实在是贴切。不过这样一厢情愿的设想只是我在不了解她之前作出的臆断罢了,真实的若冰可比林黛玉要开朗不知道多少倍。

    在我真正接触若冰,了解若冰之后。才发现她的外貌和性格完全是两个极端。我不能理解造物者的奇妙,竟然能把一个极其奔放的性格放在一个貌似林黛玉般文静的人身上。

    若冰的性格大大咧咧到让人惊叹。不知道是天生自信的原因还是家庭教育的引导。若冰在任何场合都不会拘束,尤其是在一堆陌生人的场合。她总是能交到很多朋友,不分男女。若冰爱好及其广泛,身高一米七左右的她,从篮球到排球,羽毛球到乒乓球无所不会;具有先天优势的身材条件和颜值,让她在舞蹈,健美操,模特等各个领域自由游走;才思敏捷的她又轻松掌握着英语、作文、绘画等等多项技巧。这样的女孩子简直就是完美的化身,是所有女孩子共同嫉妒的对象,是所有男孩子默认的女神。

    那这么优秀的她怎么会和我这个其貌不扬的人有交集呢。这事情说来也是巧合,要不说人世间的一切都有定数呢。我认识若冰可以说是比任何人都要早的,也是和若冰最有缘分的。

    事情说来话长。和若冰的第一次见面还要提起我之前做过的一桩买卖——“卖大蒜”,这也是若冰雅号“蒜妹儿”的官方来历。

    没错,就是卖大蒜。这个就是我们平常餐桌上能见到的大蒜。大蒜在南方来说比较少见,也很少有人喜欢这个味道。但在北方来说不吃大蒜那简直就是自己的人生少了一道美味。北方人普遍喜欢吃面,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所以对于北方人来说吃着面条就着大蒜味道实在美妙。关于大蒜的味道,确实引起过很多人的讨论。有人说大蒜味道太冲,吃了大蒜严重影响到身边人,所以为了公共环境就不要吃大蒜。还有人说大蒜的维生素甚多,吃了对健康帮助巨大。更有人夸张的说,吃大蒜包治百病。反正是各种说法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论调。

    但是我个人觉得,大蒜味道美不美,大蒜能不能吃。这个绝对没有标准答案。不过有参考答案,那就是大蒜和其他东西一样,就像香菜,辣椒,洋葱等,自然是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喜欢的人觉得美,讨厌的人觉得烦。至于对健康的帮助呢?科学研究确实富含大量维生素,不过万物恰到好处就是美,没有必要一味的赞颂。至于吃了大蒜影响别人的事情,那就只能看自己的了。要是实在想吃,那就吃了大蒜去刷牙漱口嚼口香糖都可以。这又不是什么杀头的事情。

    好吧,又扯远了。说这么多,就是想说一件事。大蒜在北方是个随处可见的植物。不管是有钱人的饭桌,还是穷苦人的灶台。总是能见到这玩意的。可以这么说,大蒜在北方属于生活必需品也不为过。就是这样,基本上家家户户每年都在自己的地里中一点。

    我记得那是我十岁的时候,不知道是因为大蒜种子便宜了,还是早早割完麦子之后不能让土地闲着呢。我家种了一亩多的大蒜。要是平常,也就种个一分地半分地的,只是个佐料也不是主食,一年也就够吃了。也恰好那年我们风调雨顺,雨水很好,大蒜长势也很好。我们一家人在挖大蒜的时候,越挖越来劲,挖了不到一分地,那些堆起来的大蒜骨朵显然已经够我们家一年的用量了。

    父亲是个比较活跃的男人,年轻是也是走南闯北做过生意的。后来因为我们三个孩子的降世,也就回到家安安稳稳的和母亲过起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那些年虽说家里没有什么钱,但我们的童年确实是在父母的陪伴下长大的,我们兄弟三人拥有健全的人格也和父母的陪伴和时事教育分不开的。

    父亲看着满地堆起来的大蒜,心里已经知道怎么处理了。她让母亲把大蒜像编辫子一样编起来,每一串四十头。最后父亲留足了我家自用的蒜头之后,决定把多出来的都卖出去。哥哥们自然有比较重的体力活要他们去干的,所以这个艰巨并很有挑战的任务就交给了年纪最小的我。
<

第三章 蒜[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