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票房的那些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咱们跟人家相同的都是产业链垂直垄断,不同在我们多出一个新兴的互联网票务平台。
观众也是很可怜,提到最近要看什么电影,似乎票房是躲不过的参考标准,而如今都已被资本操纵,成为获利营销的手段。
有网友甚至想出一个对策:等首映三日后,假票房减少,再做选择,很机智也很无奈。
“当年捉妖记的出品公司、发行方以及参与公益放映的29家电影院,背后投资方都是安乐,可以很轻松买自己旗下院线的票房。”
“只按成本价计算,最少花费400万就能买到4000万的票房,很多人说这才是成为当年电影票房冠军的关键。”
丁诚摆摆手,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现在说也没用,作为演员,拿片酬,演好自己的角色,对这起这份工资,其他的操心不了。
更何况大家都这么玩,政府都没办法,票房越来越高,花团锦簇之下,谁能独善其身?
以前拍一部片子赚多少钱?
现在呢?
“变化的不只是市场,很多玩法都跟以前不一样喽!”苏瑶感叹道:“以前大家对明星的印象可能还是这个明星是某某公司,他的经纪人是某某人之类的,可现在……”
“我记得去年某少数民族小鲜花粉丝刚突破六千万,第二天马上宣布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要知道人家的老板比她还红!”
“还有火的不要不要的三小只组合,去年也宣布单飞,分别自立门户,现在也都混的风生水起,厉害的很。”
“还有霆锋,看似这几年没有拍戏,好像专心做厨师?其实po朝霆很多人没听过,别小看这个后期做特技公司,据传闻每年盈利好几亿!”
“所以现在但凡有名有姓的明星,好像这年头不开个工作室,见面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这种事丁诚也听花姐说过,甚至再过几年时机成熟,自己说不定也要成立工作室。
原因很多,主要是想摆脱公司的约束。当明星人气积累到某个程度,肯定不满足公司的安排,尤其是资源分配。
比如最近有部大片要拍,同公司好多艺人都想当主角,作为老板你给这个明星,那别人肯定心里有意见。
最好的办法就是单飞,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把粉丝效益和资源最大化,只要有粉丝支持,代言接广告拉赞助都容易的多。
再说开工作室比公司简单,更符合艺人发展。工作室是属于个人独资企业,只有一个股东,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方便管理操作。
谁不想当老板?
最根本的还是个人收益最大化,如果跟公司签约,你赚的钱,公司要抽成,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谁不心疼?
开工作室就不一样,用自己的名义去拍电影、接广告,获取的报酬直接就是工作室的经营所得。
目前个人所得税最高起征点是百分之45,工作室属于企业性质,只需缴百分之35的利润。
代言广告,合同是100万,没开工作室的人只能拿到55万,开工作室的人可以拿到65万,再找个靠谱的财务专家合理避税,越大牌的明星,中间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第118章 票房的那些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