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阳沟纪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设计变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去,候工你不用担心我,我一辈子都在这铁路线上跑没事的,走吧!”

    马高工说完甩开膀子就朝九号墩那边走去,大家也都赶紧跟在后面。

    穿过八号墩的承台,马高工边走边看着这新式的爬模道:“林工,你们四十二队还是善于创造的,利用高架索道做成这爬模,是省了很多事,看来这进度也还不错。”

    林工紧赶两步,与马高工并排着说道:“这个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是因地制宜的土办法。”

    林工对这个肯定,心里还是比较高兴的,毕竟这马高工算是辗转全工,一直在铁路建设线上奔劳大半生的老专家了,能得这样的人肯定,对于搞技术的人来说,也算一种不小的荣耀。

    过了八号墩的承台,就要开始爬山了。

    这八号墩与九号墩梁上三十米“t”梁,也就是说墩与墩平面距离是三十米,而八号墩高七十多米,而九号墩只有三十米,承台之间的高差竟是四十多米,所以整个山坡的陡峭是可以用数字算出来的。

    林工走在那马高工后面,时刻准备扶一把,但那马高工虽看似六十多岁,但走起路\爬起山来却一点也不含糊,比之年轻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得上健步如飞。

    马高工躬着腰,手上不时拉着边上的灌木枝边拉边向上攀爬。

    汪剑涵走在最后面,汪剑涵背着工具,而向妮与葛小娟则处在中间,两人脸上已是汗流满面,虽然这已是深秋,天气不再炎热,但爬山特别耗体力,纵然是汪剑涵现在也已是气喘不已,但却都咬着牙坚持着,前面六十多岁的老专家尚且在爬着,年轻人们又怎么能喊累叫苦呢!

    已经爬了二十多米的高度,马高工拾了一根木棍支着,站在一块石头旁,看着下面,略做休息。

    “马高工,喝点水。”

    涂安宜气喘息息的爬到跟着,把水递了过去。

    涂安宜负责背着水,所以也走在前面。

    马高工喝了一口水,伸手从兜里掏出一块方巾,把眼镜脱下来擦了擦,笑着说道:“年纪大了,体力下降的也快,比不上你们年轻人了,林工这几个就是你们队今年分来的新生吗?”

    “是呀,现在要人也难,各个学校凑了四个来!”

    林工感觉招个人老难一般,却不知道现在已今有很大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难与找到工作了,并且大量下岗工人涌入劳动力市场,劳力市场相对来说是比较充沛的。

    “兵不在多,在精呀!”

    后面的候工很有感叹的说道。

    马高工看了看后面向妮现葛小娟,一头汗水,又看看汪剑涵背着两个工具包,很满意的说道:“我看这五个年轻人还不错,至少还能跟得上我这个老头子,有些单位的年轻人现在一是怕吃苦,二是不好学,三是嫌弃这环境差\工资低,都不愿来一线工作的。”

    汪剑涵五人一听,马高工竟也表扬起五人来了,个个都是面带微笑,斗志昂扬。

    林工也看着五人说道:“还不错,能吃苦,也好学,好用!”

    林工的话中有肯定,也有无奈,就如同汪剑涵一般,虽然测量工作没什么问题,但修桥这活,还需要懂更多的工程知识,所以算起来还不算一个称职的技术员。

    马高工仰头看着前面的几块突出的石块,无比感叹的说道:“修铁路的一线工作,确实是苦,能吃苦呆得下去的,已经很不错啰!”

    边说着边向上再爬。

    上面这一段可不比下面的这一段,下面的只要费点力气,而上面这段却是需要手脚并用了,坡陡,并且有些地方无路可走,只能顺着山石攀爬,林工在马高工后面也是边爬边撑着马高工,防他摔倒。

    这上面基本上已经不能叫坡了,民经几乎算是垂直向上的,人也不仅是躬着身子,有几个地方人需要帖着山石,脚手并用,像攀岩一样,特别是有两处,几块巨石突出,把整个向上的路挡住,人需要从石头缝中攀爬过去。

    几个人站在石头下面,一个一个的送了过去,后面的人也只能帮上一点小忙,主要还得靠自己,幸得这马高工常在这一线工作,虽然看起来已是专家一级的领导,但爬起山来比年轻人经验更丰富,更有技巧。

    爬过了这几块石头,上面就要好很多了,石与石之间皆有可通过的泥夹层,这样人可以从石头中间走过,四十多米的垂直高度,竟爬了有一个小时,才安全的到达那九号墩基坑。

第七十六章设计变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