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阳沟纪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独攀高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有啥好看了,是个人都能整明白,两个主索是支撑索,一台卷扬机管着前后移动,一台管着上下吊物,就是几根循环绳,那一头固定在1#台,通过几个滑轮组运行的。”

    夏高他们是经过培训,同时整个索道也是他们起重班自己组装,所以对这些部件操作是比较熟悉,说起来也简单多了。

    汪剑涵看每个操作椅前各有一台大的,一台小的卷扬机,看起来大的是负责起吊,小的负责前后移位,一人控制一根索道,而所有的索绳又通过滑轮传向塔架,看样子只看这操作室是不能完全能弄懂。

    “那夏班长,你们忙着,我去塔架上看看。”

    “你爬得上去吗?那可有四十多米。”

    夏高见汪剑涵一身单薄,似乎不太相信。

    “没事的,我体力还是不错的,况且我还得去熟悉一下这军用万能杆件,听说这玩艺很方便,可以搭出很多样式出来。”

    汪剑涵自信满满的说着。

    “那你小心点,那爬梯可不好上。”

    夏高边说,边从一旁工具箱里拿出一双帆布手套给汪剑涵丢过来。

    “谢谢!”

    汪剑涵拿着手套,边走边说道。

    塔架就在操作室的后方,顺着操作室,不用几分钟就到了,从下面看上去确实挺高。

    汪剑涵戴好安全帽,把帽带系好,紧了紧裤带,戴上手套,穿过几条钢绳,然后就看见架子边上绑着一把铁梯,一直通往塔顶。

    汪剑涵把相机斜跨在肩上,并收紧,不让相机摇恍,双手扶着爬梯轻摇了一下,感觉整个扶梯是已绑牢在架子这上的,也就放心的开始向上爬。

    这是汪剑涵有和到来第一次垂直爬那么高,这塔架有四十二米高,算起来至少也是十多层房子的高度了。

    刚开始汪剑涵还是爬得比较顺利的,但爬到那三十多米的时候,感觉这个位置风也大了起来,刚才只是觉得秋高气爽的和风,现在却觉得寒意大增。

    汪剑涵爬到一层架子连接之处,把腿插在架子立杆里踩稳,然后一手反扣抓紧扶梯,就这样坐在横杆件上,掏出一根烟,慢慢点上,休息片刻。

    这军用万能杆件是一种比较标准的爬架杆件,可以搭高塔,也可以搭便桥,还可以作为钻机支架,应该是功能很多,所以叫了个很牛的名字“万能杆件”,但以汪剑涵现在的知识,还只是在书里知道能干些什么,而眼前的塔架只是其中的一种功能。

    一根烟下来,汪剑涵恢复了些体力,确不是汪剑涵一口气爬不上去,而是汪剑涵觉得在此段休息一下,手抓扶梯会更保险些,毕竟下面空空,几十米高,一不小心跌下去,那就要跟世界说再见了。

    汪剑涵再鼓作气,终于爬上了塔顶,从整个塔顶看出去,感觉完全是不同的景色,不同的心情。

    塔顶首先是两根主索,原来拉索的时候汪剑涵已经领教过了,这索可不是一般的沉。

    而主索之上有几十个分索器、配件等,几根钢绳通过滑轮连接到各分索器上,循环绳与主绳相差一米五左右,这样有利于检修,同时也保证各绳运行的顺畅。

    汪剑涵坐在塔顶,感受着秋风的吹拂,刚才还有一些胆怯之意,现在反而消失贻尽,这怕也是人之常情,一般人在过程中会感到恐惧,但真正挺过这些过程后,反而在最危险的地方感觉不到危险,这是一种心里的负作用,所以很多人都是在过程中放弃攀登,当你真正登上高塔,却也不再觉得有什么危险。

    汪剑涵小心打开相机,把各个钢绳的连接,走向都照了下来,感觉已基本上领会的这索道运行的基本原理,确如谢工和夏高他们所说,其实很简单,并没有过多的复杂之处。

    汪剑涵自我感觉这次登塔还是学习到了许多的知识,就如农村的一句老话“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如果你不亲自上塔,也许所学到的知识永远会停留在书本上,方案上,甚至停留在那些条条框框之上,而不会有如此真实的认知。

    汪剑涵坐在塔架上,除了学习到专业知识外,另一方面他也感到人的视野其实完全取决于自己所处的高度,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爬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这句话很多人都会,但真正懂的人却很少,所有的学习其实只是在为自己脚下增添掂脚石,可以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汪剑涵的一手夹烟,一手持着相机,从取景框里细看着,再选了一个适合的方位,把相机的角度调整好,正好在塔顶角上有一片连接的顶板可以放置,于是把相机调成自动拍摄,再回到刚才所坐之处,仰头远望,蓝天白云,尽在眼前,感觉无比自豪,而相机在缓缓的回卷中记录下了这一刻。

    汪剑涵安全的爬下塔架,再仔细看了看整个杆件的组装方式,以及地锚、缆风绳的设置方式,这才转回机房,跟夏班长打地招呼后,怀着满意的心情顺道去看看工地上的施工。

第六十六章 独攀高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