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球方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 人与自然的关係及使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利用自己的文明去获得食物、居住地方外,以大量的地球生灵作为食物,及消耗食物的过程中,还製造了大量的废物。「废物」之所以称为「废物」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循环再造成成就生命的物质。例如︰人类呼吸空气,但却以燃烧煤、石油等来获取能源,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及生产粮食的必要手段。因人类的活动令二氧化碳的排放,直接令地球充沛的氧气渐渐变成不利生命生存的二氧化碳,所以人类本身是直接危害著地球的生态系统。但为何「星」还有让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呢?没有人类,地球的生态系统不是可以自给自足多些时日,不会这麽快消亡呢?

    没错,没有人类的地球,居住在这儿的生灵可以有更美好的生活,但却没有了「开拓生命疆界」的能力。「星」设计人类的生命蓝图时,是把地球上所有的生灵献给了人类,作为滋养人类由原始社会到今天渐渐建立起人类的文明。地球上的生灵「犠牲」自己供人类食用、劳役,还要忍受人类消耗食物及资源后所产生的「废物」,而这些「废物」是会直接危害到地球上所有生灵的生存。事实上,即使人类具有高度的保护环境意识,但人类的行为及生存所需,必定会危害到地球的生态,只是时日的长短而已。这样看来「星」容许人类在地球出现,等如是地球所有生灵的「慢性自杀」?

    地球上的生灵「犠牲」自己以成就人类,是把希望寄託在人类身上,希望人类能在他们的滋养下,代他们「开拓生命彊界」。地球上的生灵希望自己的「犠牲」是有价值的,并不希望白白「犠牲」。但人类根本就不明白也不理解生灵的「犠牲」,更视这种「犠牲」是理所当然的。人类为了生活得更舒适、为了生活得更丰足而肆无忌惮地耗用地球的生命资源,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加速了地球上所有生灵的消失,当然这些生灵包括人类自己。

    「星」设计了这个生态系统去成就人类的文明,而人类因为自身的「意识」所限,未能真正明白及了解支撑著这个地球的「爱」和「犠牲」的生态系统,只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漠视全地球生灵的「犠牲」,而这些得不到欣赏的「犠牲」转变成地球上生灵的「痛苦」和「恨」。「恨」即是生灵「犠牲」了自己,但却得不到回报而感到「痛苦」,进而认为不想再作「无谓的犠牲」了。对人类寄予厚望的地球上的生灵,会问︰为什麽我们滋养了人类,成就了人类,但却没有得到人类的「欣赏」,更没有得到人类的「认同」,似乎人类并不知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开拓生命疆界」的使命。既然人类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履行自己的使命,那人类也没有资格再得到地球上生灵的「犠牲」。人类消失了,地球上的生灵还有一线生机,虽然把上亿万年的演化推倒重来,是十分可惜,但没有办法。现今的生物科技虽然能令人类掌握DNA的生命密码,从而能複製个体的生命,但其实人类还没有真正掌握生命的本质。凭人类如今所掌握的生物科技,可否再重建另一个生态系统?当大家「意识」到我们以「爱」与「犠牲」支撑的生态系统,是如何运作、是如何令生命繁衍,人类便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开拓生命疆界」的使命,从而得到地球上生灵的一致谅解和认同。

第49章 人与自然的关係及使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