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探华夏之太古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大发展(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扩充城郭的急迫性压在了昊英肩上。

    虽然不是工程师,也不是建筑师,但好歹我能提新建议啊。

    于是在距离黄河距离更远一些的丘陵,确定为新城郭的建设地址。

    选择远离黄河,是因为宛丘族人告知村寨架空建设,防止蛇虫是一部分原因,更多是因为黄河会定期泛滥,殃及村寨。

    而且我也知道为了治水后代花了大代价。

    将城郭选择定址的离黄河稍远些的丘陵,即方便就近取水渔猎,略高的地势也能防止水漫。

    尤其是丘陵后有一片湿地,非常利于种植,种植区域后面就是高高立起的山,成为天然屏障,而且前望水后靠山,也非常符合伏羲的“风水”论。

    听说是要给大家重新建设居所,外来的新人民非常高兴和积极,早些脱离简陋的帐篷融入大家是非常强烈的愿望。

    于是这一千多男男女女每天都在指挥下,将丘陵的顶部用重石不断夯紧,以形成一个大的平台。

    建筑城郭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非一日之功,具体建设情况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后面会做介绍。

    只说昊英这个建筑天才最近有点陷入魔怔了,每天就对画在地上的整体布局发呆,要么就是对砍下的大量木材摸来摸去。

    还有别的事要忙,我最后一次跟昊英聊天发现他心不在焉的用手指不停的交叉观察。

    各位可以试一试,手掌对着自己,把手指互相交叉,波浪形的手指间隙成了一个天然的“榫卯结构”,你加点力根本拉不开!

    这天才是要建设一个真正的城邦啊!

    六、防洪防汛

    虽然现在冰雪还未消融,但熟知水性的共工每天都会在黄河边停留很久,用肉测的方式感受每天水温的变化,他知道这么宽广的河水可不像成纪那边的小河。

    一旦冰雪融化涨水的规模是不可预估的。特别是如果真如宛丘族所说的,水都能漫到村寨那么远,那将是多么宽大的河面!

    在这里不需要担忧河水枯竭,而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抵挡,但要像上次那样筑坝绝不可能,没人可以游去对面,也没有这么长的绳索,何况这里水深多少更不可知。

    我也没能力治水啊!对母亲河我只想看“壶口瀑布”其他的一无所知。但对于防汛倒是能给出一点建议。

    于是共工在咨询了每天忙“痴呆”了的昊英后,开始着手大石的搜集。

    这倒是帮了昊英建设城邦的忙。

    打石队每天对运输回来的巨石进行打砸,然后再修整为有棱角的“块”型,围绕着好大一圈面积堆砌了石墙,石墙高近三米厚近2米,石墙顶部可行走。

    在大石间还用稀泥混合着切碎的稻草和米浆,如同混凝土般将厚厚的石墙固定在一起。

    这技术可是上古人的大智慧了!

    依稀记得某次央视节目介绍仰韶遗址时就介绍过这种技术,就当时而言非常先进并且非常牢固。

    不过同样一处每个人看到的需求各不相同。共工的目的是当洪水漫过来时,大石筑成的坝能够起到保护整个城邦的作用。

    而昊英看到后,却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整个布局内的土坡上,起着固土和装饰城邦的作用。

    伏羲则是强调在石墙上再高架木栏,拥有可以瞭望到更远地方的岗哨。

    而我则建议在墙外再挖一圈深壕沟,当水灌过来后自动形成护城河,出则放下木桥,进则升起,既是路也是门,增强全

第二十五章 大发展(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