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第三帝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4章 1175威力溢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德军的豹式坦克装甲其实在德军坦克部队的序列里完全不能用厚重来形容,至少现阶段的虎王坦克的前装甲钢板的厚度,就绝对要b豹式坦克厚两倍以上。不过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人b人须Si,货b货须扔”,说的就是东西就怕b较,只要有b较就能分出优劣来。

    日军手里的97式坦克,在坦克最容易被击中的车T前端上部装甲的厚度是25毫米,即便是按照德国的装甲侦察车的防弹要求来说,也只能用勉强这个词来形容日军坦克的防护水平了。更可悲的是日军的坦克在这种防护水平上,依旧还要再打一个折扣,这是因为日军坦克采用铆接钢板的结构,b起焊接还有铸造结构来说,档次不知道下降了多少。

    这种装甲结构在被Pa0弹击中之后,作为主要承受攻击的钢板并不会成为主要的受力部位,强大的力量会传递到铆接结构上,导致铆钉脱落,然后因为力量太大,这些铆钉会变成车T内到处横飞的“子弹”,将坦克里面的人和设备全部g掉。

    正因为这个原因,这种受力结构被焊接还有铸造等办法替代,成了过时的设计。现代坦克已经不再使用铆接结构,已经可以很好的说明这种设计在坦克上是非常失败的。可是在二战的时候,很多坦克都不得已采用了这种设计,b如说意大利的坦克,日本的坦克和英国的坦克……

    相b之下,德国的豹式坦克无论是在装甲的厚度上,还有装甲的倾斜角度上,以及装甲结构的合理程度上,都要凌驾于日本坦克。也许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可bX,因为这种横向的b较甚至可以说是在侮辱德国的豹式坦克。

    话分两头,衡量一种坦克的装甲厚度是否足够,也要分析对手的反装甲能力。b如说即便是日军的坦克装甲厚度普遍在20毫米左右的程度上,可是当这些坦克面对根本没有反坦克Pa0和坦克的中*队的时候,日军坦克依旧可以算得上绝对的皮坚甲厚。

    所以要分析互相敌对的两种坦克到底谁的装甲更厚实一些,还要看双方的火Pa0穿甲能力。而这方面,日军与德军之间的差距更加巨大,巨大到让人都不忍直视的地步。

    日本的97式坦克拥有一门57毫米口径的短管Pa0,这种火Pa0其实是一种用来支援步兵的火Pa0,穿甲能力非常一般。究竟如何一般,其实也只能用一个可怜的数据证明这种火Pa0的落后:这东西根本没有办法击穿任何德军现役坦克——从豹式到虎王。

    另一方面,德国强调机动X能和可靠X的豹式坦克虽然装甲厚度也已经略显过时,可是其经过改进之后,装备的那一门75毫米口径的长管75毫米口径坦克Pa0,绝对可以算的上现役坦克火Pa0中最强大的三种火Pa0之一。

    而另外两种超过德军75毫米口径坦克Pa0的火Pa0,一个是虎式坦克上装备的88毫米口径坦克Pa0,另一个是虎王坦克刚刚装备的105毫米口径坦克Pa0。至于苏联装备的122毫米口径坦克Pa0,因为临时改装和分装,总TX能上还不如德军使用的75毫米口径坦克Pa0呢。

    日军钢铁冶炼工艺水平不错,其冶炼出来的坦克装甲25毫米厚度可以抵御3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Pa0——换句话说,德国的豹式坦克如果使用新式的钨合金穿甲弹,差不多能够在2000米开外的距离上,把日军的97式坦克轻而易举的击穿……

    当然,日本的坦克设计还有很多奇葩的创新,b如说日军坦克的内部竟然没有通话装置,这让开动起来嘈杂无b的坦克内部,车组成员之间的联络都很成问题。于是日军竟然在车内全部依靠打手势来G0u通。

    依靠拍打驾驶员的不同部位来传达停车或者加速等命令,这也算是一种在混乱的战场上强行自娱自乐的手段了。更加奇葩的是日本竟然将这种只有十几吨重的坦克叫做中型战车——如此催眠自己的坦克部队,实在是有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感觉。

    如此巨大的差距,现在日军还并不了解,他们甚至不知道因为德国人在镜片加工工艺上的遥遥领先,豹式坦克上配备的瞄准系统可以很轻易的找到1000米距离上伪装起来的日本坦克。于是在德军扩大自己的突破口的时候,一辆豹式坦克的Pa0长发现了一辆伪装成草原灌木丛的日军坦克。

第1174章 1175威力溢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