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40章:宝丽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对于徐长卿而言,无论是奥氏集团,还是现在的李家,甚至是南宫世家,

    他都有理由不选择冒险,毕竟不属于局中人。

    只可惜,因为老爸的问题,再加上于叔叔那边的再三邀请。

    所以徐长卿愿意相信,他们俩是唯一不会去坑害自己的人。

    至于其他人,估计只能掂量着,不能太过于麻木。

    此时的徐海,正在房间里看着上个世纪80年代的那批娱乐新星!

    那个年代,正是神仙打架的年代,

    电视里正在介绍,那个年代大神歌曲们的传奇:

    “1970年,D国「宝丽多」唱片收购钻石唱片,正式进军香港乐坛。

    并改名为宝丽金。

    到如今宝丽金已成立50年了,它推出了一首串烧舞曲。

    串烧的,都是上个世纪出自宝丽金的经典歌曲。

    「宝丽金」这个名字,真是久违了。

    看着歌曲海报上,那一张张熟悉的脸,我又想起——

    上个世纪七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乐坛。

    那个「宝丽金」唱片,“只手遮天”的时代。

    那时候的宝丽金,太牛了。

    随便签约一位歌手,就可以打造成天王天后级的。

    随便发一首歌,就可以红遍大街小巷。

    于是在那个娱乐方式匮乏的时代,

    很多人是被宝丽金的歌曲治愈的。

    上面那张海报上,有一行醒目的小字——

    每个年代都有他的流行曲,每首流行曲,都有你我他的故事。

    所以今天,我们重温宝丽金的老歌,也讲讲这些歌背后的故事。

    所有故事,都发生在难忘的岁月里.......

    许冠杰,是宝丽金的大哥大。

    他在宝丽金,留下了数首经典。

    先是让他名声大噪的《鬼马双星》,

    之后,是让他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浪子心声》和《半斤八两》。

    不过最让人叫绝的——

    还是黄霑写的《沧海一声笑》

    这首歌很有故事。

    那是1988年,徐克要拍《笑傲江湖》。

    电影里有这样一幕——

    曲洋和刘正风两位高手,谈笑间产生隐退江湖的想法。

    这时候,两位高手要高歌一曲。

    唱什么,徐克交给黄霑来写。

    黄霑接手后,一连写了五版。

    徐克都不满意。

    后来黄霑在翻阅古书的时候,获得灵感,迅速又写了一版。

    交这版的时候,黄霑怄气了——

    他跟徐克说,「爱要不要」

    结果徐克听完,甚是满意。

    后来,《沧海一声笑》出了两个版本。

    国语版,交给罗大佑徐克和黄霑演唱。

    粤语版,则交给了在《笑傲江湖》里演令狐冲的许冠杰来唱。

    这首歌收录在许冠杰的专辑《90电影金曲精选》里。

    许冠杰唱出了洒脱不羁的江湖侠气。

    也是1988年。

    大才子殷文琦看了电影《末代皇帝》。

    受坂本龙一配乐的启发。

    开始尝试在作曲中融入中国传统乐器。

    并写了几首demo。

    1993年,在宝丽金任职的他,负责给张学友写歌。

    灵感枯竭之时,想起了5年前写的demo。

    他把这些demo重新编排,做成一首新歌。

    那首歌,叫《吻别》。

    张学友就是唱着这首歌,走上神坛的。

    那一年,除了《吻别》

    张学友还等来了另一首神作——

    《祝福》。

    这两首歌,都是宝丽金做的。

    所以后来,张学友总说——

    「没有宝丽金,就没有我张学友的今天」。

    李克勤比张学友晚进宝丽金一年。

    那是1985年。

    18岁的李克勤,唱着谭咏麟的《雾之恋》??,

    拿了全港十九区业余歌唱比赛冠军。

    他高兴坏了。

    因为冠军可以直接签约宝丽金。

    在他心中,宝丽金是HONG

    KONG乐坛可以‘只手遮天的唱片公司。

    可事与愿违。

    如愿进了宝丽金的李克勤,一直不算红。

    等了4年,才等来《一生不变》。

    等了7年,才等来让他名声大噪的《红日》

    更戏剧性的是——

    《红日》发行的那年,也是李克勤在宝丽金的最后一年。

    《红日》还是李克勤亲自填的词。

    填词的时候,他在拍电视剧。

    长期黑白颠倒。

    他觉得自己活的好累。

    于是把「命运就算颠沛流离」这句心声,写进了歌里。

    殊不知,这句不只是他的心声,也是大家的心声。

    在以后的岁月里,当人们再次提起陈慧娴,通常会想到——

    她是「宝丽金公主」

    宝丽金大概把所有的宠爱,都给了陈慧娴。

    1986年。

    陈慧娴和宝丽金签约的时候,还是个学生妹。

    她和宝丽金商量好,学业不能扔,有空就去录歌。

    宝丽金竟然答应了。

    后来,陈慧娴很多代表作,都是抽空去录的:

    《反叛》,《傻女》,《跳舞街》等等。

    1989年。

    陈慧娴要告别歌坛,出国留学。

    宝丽金也同意了。

    走之前,宝丽金给她做了一张告别专辑。

    把当时最好的制作人都找来。

    一位和陈慧娴很要好的制作人,给她买了一首日文歌的版权。

    那首歌的旋律,是近藤真彦写的。

    无巧不成书。

    差不多的时间,梅艳芳那边也买了这首歌的版权。

    后来,陈慧娴和梅艳芳一前一后发了新歌。

    一首叫《千千阙歌》,

    一首叫《夕阳之歌》;

    这也就有了后来轰动一时的「千夕之争」。

    自1989年一别歌坛。

    陈慧娴再次回到公众视野,已是3年后。

    1992年,陈慧娴发了一张回归专辑。

    迎来事业第二春。

    那张专辑的主打歌,叫《飘雪》。

    发这张专辑的时候,陈慧娴在美国雪城读书。

    和男友欧丁玉的感情,也走到了尽头。

    有人就问陈慧娴

第0340章:宝丽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