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拈花一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我眼中的诗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出,当年我写的时候,为了押韵,拼凑了一些词句,这其中其实中间有一段是可有可无,可以删去的,整首诗看来有点罗嗦,不是佳品。且《月在跳》这首诗整篇读来,只感觉押韵,读后有如过眼云烟,这其中就少了最关键的一样东西--情。整首诗感情不太丰富,可在当年红袖的编辑们,帮我登出来了。

    现在我们来看另一首--《等待》。《等待》这首诗我写的是一个女孩子在窗前等待的心情,整首诗语言比较平淡,没有特别的修饰,可是细读,我们会有被打动的感觉,诗中,quot;她很焦急,细听门外动静,连脚步声传来也以为是要等的人来了,于是心里七上八下,可是她还是很专注地等待着,不停地看墙上的钟。quot;读完之后,一个多痴情的女孩子跃然纸上,我要西陆quot;诗情画意quot;贴上了后,小雅姐就批说,quot;窗前等待的女孩很美quot;,可以看出,她是被这诗感动了。可是,就是这首感动人的诗,被红袖的编辑们退稿。在这里,我无意批评那些编辑,毕竟选诗的角度,每处可能不同。他们可能喜欢那些形式优美,语言修饰的诗句,但此点我是不认同的。

    我常去书店翻看杂志上的诗歌,例如《知音》《青年文摘》有时也看《广州日报》上登的,很多我都不是太喜欢。我觉得有些是一味追求抽象空灵,他们描写那个时代的景象,可是语言太晦涩,像北岛、食指的,虽然他们都是诗界的前辈;而有些则一味追求言语优美,读起来感觉很舒服,读起来感觉很舒服,读后却不知他想表达些什么,如知音刊登的有些台湾诗人的诗。

    我喜欢的诗歌,它需要语言优美,更需要以情动人,像古有李白,他写的诗为什么留存这么久,声誉甚高?就如一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面平淡道来,哪有什么刻意修饰?可是它把深挚的感情藏在表面的平淡之中,就如一杯清茶,要慢慢品尝才品出其中其味道。

    可是就是这首平淡的诗,却经得起咀嚼和回味,受得住时间的磨洗。

    写到这里,我知道很多人有话要说了。没关系,我写这篇就是预备很多人来批的。尽管来吧,有讨论才有进步,我只希望商品发达的今天,能有更多人关心诗歌,研究诗歌,而不是让它走向消亡。

    本章完结

第三十九章 我眼中的诗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