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宦海风云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467常宁的心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县发生泥石流等其他自然灾害一百五十一次,总共有三千三百多人死……”

    常宁耐心的听完,没有马开口。

    “还有生产中的灾害,万锦县是花炮之乡,全县亡一共有大大小小的花炮厂两百多家,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花炮厂,历年都是大小事故不断,我作过统计,二十多年来,有人员伤亡的事故五百多次,共有一千一百三十多人死亡,四千五百余人伤残……”

    常宁听了,心里倒吸一口凉气,这从小玩到大的鞭炮烟花,原来是用生命和鲜血做的啊。

    “正邦同志,那你那个防汛抗洪办公室和安全生产办公室要加强了,回去搞个方案,将两个办公室合并,人员扩大一倍,费用正式列入县财政支出,各乡镇都要设立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总而言之,最关键的,是落实安全生产和防汛抗灾的制度化、专业化和专职化。”

    孙正邦点着头说道:“常记,我在全国有关这方面的内部通讯报道中,拜读过您的文章。”

    “是吗?我那是纸谈兵啊。”常宁笑了笑,继续说道,“正邦同志,这个问题我们回去再详细的讨论研究,总之要重视,咱们的老百姓,伤不起啊。”

    因为这次下乡,常宁没让李效仑通知下面,而且具体的线路和停留点,都装在他心里,一路省了不少迎来送往,一直到王家村,才见到大龙乡的干部。

    这是王仁悟的家乡。

    吃过午饭,常宁站在村头的渡口边,久久的凝望着锦川河的对面。

    那是宁家庄,老爷子出生的地方。

    李效仑以为常宁要在这里住一晚,可他却没午休,下令开拨了。

    常宁解释道,咱们做晚辈的,要对历史和前辈心存敬畏,这锦川河两岸的两位老前辈,一生恩怨纠缠不数,连锦川河也说不清道不明,咱一小辈人哪敢驻足窥视呢。

    第一个晚夜宿沙潭乡,乡党委记叫陈茂云,让常宁吃惊的是,不到三十五岁的陈茂云是京城大学的中文糸本科毕业生,是铜山县人,大学前就是沙潭公社党委委员,八二年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回沙潭工作,这一主动,从乡长干到记,很快的又过了五年。

    常宁心里感叹,

0467常宁的心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