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注释(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书(第一版)·宗教卷》,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

    [13]百丈怀海事迹见《宋高僧传》卷十,《景德传灯录》卷六,修订后的清规戒律全名《敕修百丈清规》。请参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宗教卷》,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

    [14]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15]此偈传为五代后梁高僧布袋和尚所作,但不见于《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仅见于元末临济宗昙噩《明州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因此也可能是伪作,但能代表禅宗。

    [16]唐代科举之盛,肇于高宗之时,成于玄宗之代,而极于德宗之世,是陈寅恪先生的观点,见《元白诗笺论稿》。百丈清规创立的准确时间,部分学者主张以唐穆宗元和九年(814)四月立约,十三年(818)立碑为标志。但此时怀海已经迁化(圆寂),因此也有学者认为百丈并未创立清规。其实,怀海的宗教改革有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别立禅居(不再寄居律寺),二是参加劳动,这应该是更早的事情。另外,怀海享年九十五岁,六十岁至八十六岁时处于德宗朝,肯定是他的重要活动时期。以德宗朝或其前后为禅宗的改革期,应该可以成立。

    [17]见《五灯会元》卷三。

    [18]见《六祖坛经·付嘱品》。

    [19]见《五灯会元》卷四“黄檗希运”条。

    [20]见《大珠禅师语录》卷下。

    [21]见《无门关》。作者慧开,南宋禅师。

    [22]见《五灯会元》卷五,作者为惠能五世法孙船子德诚。

    [23]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藏奈良大德寺,为镇寺之宝。

    [24]见《五灯会元》卷三。

    [25]见《五灯会元》卷十九,前诗原文作“频呼小玉元无事”,元就是原。为方便读者,改作原。

    [26]见《五灯会元》卷三。

    [27]关于“即心即佛”,见《达摩血脉论》: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又《祖堂集·马祖传》称道一每谓众曰:汝今各信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道一禅师塔鸣并序》称道一常说:佛不远人,即心而证。

    [28]见《五灯会元》卷二。

    [29]见《五灯会元》卷三。

    [30]见《五灯会元》卷七。

    [31]见《五灯会元》卷五。

    [32]见《五灯会元》卷八。

    [33]见《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34]关于禅宗的影响,请参看张中行《禅外说禅》。

    [35]据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人饮茶大约开始于汉,却是作为药用。魏晋时开始变成饮料,因为有助于清谈,但直到唐初在北方仍不普及。唐玄宗开元以后,由于僧人坐禅的需要,饮茶蔚然成风。至唐德宗时,终于出现世界上第一部饮茶专著,即陆羽的《茶经》。关于茶与禅的关系,研究成果甚多,仅论文就有一千三百多篇,但似乎无人提及与科举和禅宗的同时同步。

    [36]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辛弃疾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第五章大洗牌

    [1]唐玄宗天宝年间到唐

第17章 注释(2)[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