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章 注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74]见《全唐诗》卷五百一十一张祜《宁哥来》。

    [75]此说见乐史《杨太真外传》。

    [76]此处据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的考证。

    [77]关于杨贵妃的两次出宫,见两《唐书》之杨贵妃传及《资治通鉴》有关条目。海誓山盟之事与时,见白居易《长恨歌》及陈鸿《长恨歌传》。

    [78]见杜佑《通典》,王溥《唐会要》。

    [79]关于《霓裳羽衣曲》和《霓裳羽衣舞》,详见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的研究。

    [80]本节述安禄山事迹如无另注者,均见两《唐书》之安禄山传,同时请参看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

    [81]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天宝二年正月条。

    [82]以上均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天宝六载正月条。

    [83]见(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上。

    [84]如《旧唐书·杨国忠传》即称,杨国忠屡于玄宗前言安禄山必反,“由是禄山惶惧,遂举兵以诛国忠为名”。

    [85]本节所述杨国忠事迹,如无另注,均见两《唐书》之杨国忠传。

    [86]见两《唐书》之李林甫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天宝十一载十月条、十二载正月条。

    [87]见《新唐书·安禄山传》。

    [88]以上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天宝十二载五月条,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三载正月条、三月条。

    [89]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四载二月条。

    [90]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四载四月条。

    [91]司马光等人认为,安禄山原本打算在唐玄宗驾崩之后谋反的,但被杨国忠的步步紧逼提前了行动。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四载十月条。

    [92]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四载七月条。

    [93]请参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条。

    [94]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95]据荣新江《安禄山的种族与宗教信仰》。

    [96]以上见《新唐书·安禄山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六天宝十载二月条,同时请参看彭丽华《安史之乱》。

    [97]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三载四月条。

    [98]见《旧唐书·安禄山传》,同时请参看彭丽华《安史之乱》。

    [99]关于安禄山起兵以及下表所列事件日期,同类著作有不同说法,本书均据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的考证,不争论。

    [100]见《安禄山事迹》卷中,《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条。

    [101]据《新唐书·杨国忠传》,安禄山起兵范阳后,曾说:国忠头来何迟?

    [102]见两《唐书》之封常清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条。

    [103]请参看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

    [104]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四载十二月条,封常清一败于武牢,二败于葵园,三败于上东门,四败于都亭驿,五败于宣仁门,终于不敌而西走。另,据《资治通鉴》,叛军进攻洛阳是在十二月十二日丁酉;据《旧唐书·封常清传》表章,封常清十二月七日与敌交兵,十三日败走,洛阳保卫战共六天。

    [105]见《旧唐书·封常清传》表章。

    [106]见《旧唐书·封常清传》,《新唐书·高仙芝传》。

    [107]以上见《旧唐书·封常清传》,《新唐书·高仙芝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四载十二月条。

    [108]见《旧唐书·哥舒翰传》。

    [109]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天宝十二载五月条、八月条。

    [110]见《新唐书·哥舒翰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至德元载正月条。

    [111]见《新唐书·哥舒翰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至德元载三月条。

    [112]杨国忠曾经对杨氏姐妹说:太子素恶吾家专横久矣。若一旦得天下,吾与姊妹并命在旦暮矣。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四载十二月条。

    [113]见两《唐书》之王思礼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五月条。

    [114]见两《唐书》之哥舒翰传。

    [115]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五月条。

    [116]见两《唐书》之哥舒翰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五月条、六月条。

    [117]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五月条。

    [118]见《新唐书·安禄山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五月条。

    [119]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

    [120]见两《唐书》之哥舒翰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

    [121]见《新唐书·哥舒翰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同时请参看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

    [122]以上见《新唐书·哥舒翰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

    [123]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胡三省注。

    [124]见两《唐书》之杨国忠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

    [125]马嵬驿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境内,距离当时的金城县约二十八里,而金城距离长安八十五里。

    [126]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

    [127]据《旧唐书·玄宗纪下》,唐玄宗仓皇出逃时“微雨沾湿”。

    [128]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

    [129]见两《唐书》之杨国忠传、陈玄礼传。

    [130]关于陈玄礼向太子报告以及太子的态度,见《旧唐书·杨贵妃传》、《旧唐书·韦见素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陈玄礼对唐玄宗说的话,见《旧唐书·玄宗纪下》。

    [131]以上见《旧唐书·玄宗纪下》,两《唐书》之杨国忠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

    [132]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

    [133]见《新唐书·杨国忠传》。

    [134]见《旧唐书·杨国忠传》。唐玄宗与陈玄礼这段对话的具体时间,《旧唐书》并无明示。但如果理解为是在杨贵妃死后,则于情于理不通。

    [135]见两《唐书》之杨贵妃传,《旧唐书·玄宗纪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

    [136]以上均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

    [137]见《旧唐书·玄宗纪下》,《旧唐书·韦见素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

    [138]见《旧唐书·韦见素传》,《新唐书·韦谔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

    [139]以上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同时参看《旧唐书·肃宗纪》。

    [140]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同时参看两《唐书》之李倓传。

    [141]见《旧唐书·肃宗本纪》。

    [142]见两《唐书》之肃宗本纪,《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七月条。

    [143]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即认为“太子未决”是指没有决定何时动手。

    [144]见两《唐书》之陈玄礼传。

    [145]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载六月条,两《唐书》之王思礼传。

    [146]请参看彭丽华《安史之乱》。

    [147]见两《唐书》之杨贵妃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四载十二月条。

    [148]见《旧唐书·肃宗本纪》。

    [149]见《新唐书·郭子仪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三广德元年十月条

第27章 注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