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 朝臣内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快更新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最新章节!

    藩镇割据的同时,朝臣们在窝里斗。

    斗争是激烈的。从宪宗到宣宗的半个世纪中,除少数洁身自好或人微言轻者外,朝臣泾渭般地分为两大派系(当时的说法叫朋党),各自拉帮结伙,彼此互不相让。如果牵涉到人事安排,更不惜在御前会议上脸红脖子粗。

    比如开成三年(838)正月的某日。

    本次会议讨论的,是一位被贬官员的工作安排。这时的皇帝是文宗。由于反抗宦官乱政失败,他实际上已成为模范监狱中的体面囚徒,因此一开始就按照某派系与宦官达成的共识提出:某某贬到外地好几年了,给个官位吧![176]

    另一派系的宰相郑覃(读如谈)立即亮出红牌:陛下可怜他,就让他移动几百里。如果要提拔,臣申请让位!

    郑覃的同伙也说:那家伙专搞派系,是小人。

    对立面则说:做事要公道,不能讲个人好恶!

    文宗也说:给个刺史还是可以的。

    郑覃却说:顶多让他做洪州司马。

    洪州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距离长安三千里,而且那人原本就是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的司马。衡州司马调任洪州司马,只不过从中州调到了大州,保他的人当然不干。于是两派在皇帝面前吵成一锅粥,互相攻击,不可开交。

    退朝后,文宗问身边人:宰相这样,像话吗?

    身边人说:是不像话,但郑覃他们也是一片忠心。[177]

    文宗没有再说什么,也无话可说。他早已领教了两派的势同水火和意气用事,以及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曾经不无感慨地说:消灭朝中派系,比消灭河北叛贼还难。[178]

  &nb

第18章 朝臣内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