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谷伴伴,豆糕怎么还没送到?”

    “陛下,奴婢再去催催。”

    谷大用躬身退下,杨瓒小心问道:“陛下早膳用得不多?”

    朱厚照摆手,道:“朕饭量见长,御膳房送上的都是定量,自然不足。”

    定量不足?

    杨瓒有幸“陪用”过几次御膳,可以拍着胸脯保证,即便不是珍馐佳肴,米饭的分量绝对足够。

    看看身条仍在抽长,渐有竹竿趋势的少年天子,杨瓒的神情有几分复杂。

    能说出“定量不足”这句话,难以想象,朱厚照的饭量已大到什么地步。如果自己也有这等胃口,是否能趁着年轻再长一长?

    不求达到顾千户的海拔,至少不要差距太大,无论坐着还是站着,都需“仰视”。

    长久下来,不得颈椎病,也会压力山大。

    “杨先生?”

    “臣无事。”杨瓒道,“陛下,臣才疏学浅,不过泛泛之人,实在当不得‘先生二字。”

    这件事,杨瓒不是第一次说。奈何朱厚照答应得不错,再见依旧不改。几次之后,干脆连答应一声都免了。

    “杨先生过于自谦。”朱厚照道,“以学士之礼待先生,乃是父皇之命。杨先生一力推脱,是想朕做不孝之人?”

    “臣不敢。”

    “何况,李先生亦言杨先生有才。朕几番得先生教诲,敬称一声实不为过。”

    “陛下所言,可是李阁老?”

    “对。”

    朱厚照点头,半点不觉自己将李东阳卖了。

    杨瓒摸摸后颈,似乎有些明白,几番后背发凉究竟因何而起。

    两人说话时,门前响起脚步声,谷大用提着食盒走进殿内。

    盒盖掀开,甜香气息飘散。

    闻到熟悉得味道,朱厚照顿时双眼发亮。待瓷盘摆上,不用筷子,直接上手。

    糕点很是精致,用模子制成各种花形,晶莹剔透,隐约可见裹在内中的馅料。

    “杨先生也用些。”

    眨眼间,朱厚照面前已空出两个碟子。

    杨瓒不喜甜食,但天子赏赐,不好不用。举筷挟起一块梅花形的豆糕,做好喝下半盏茶的准备。未料到,貌似甜腻的糕皮馅料,入口即化,唇齿间只余淡淡的清香和一丝甘味。

    当初在诏狱,杨瓒用过不少宫内的糕点,都及不上这份。

    又挟起一块,杨瓒心中思量,难道是御膳房新换了点心师傅?

    同样的时间,杨瓒吃下两块,朱厚照解决两盘。

    看着撤下的碟子,杨瓒终于明白,为何谷大用提来的食盒会大得出奇。

    小半个时辰,八碟豆糕下肚,朱厚照总算心满意足。

    不知不觉间,杨瓒也吃下两碟。端起茶盏,颇觉不可思议。看来,和好胃口的人共餐会增大饭量,并非虚言。

    稍歇片刻,中官提走食盒,重新换上热茶。

    杨瓒站起身,开始今日的讲习。

    谢状元苦读《孙子兵法》,开口谋攻,闭口用间,闻名翰林院。顾榜眼捧着《六韬》和《吴子》,日日钻研,手不释卷。朱厚照欲问兵法,二人足以,实在没有杨瓒发挥的余地。

    经史子集,大学春秋,古今史鉴,自有刘学士和张学士讲读,杨瓒若是开口,无异于班门弄斧。

    几番思量,杨瓒独辟蹊径,打算和朱厚照讲农政商道,讲北疆风貌,讲海外方物。

    哪怕只是皮毛,朱厚照也听得津津有味,兴致浓厚。自出生就未离开过皇城,京城外一切,于他都十分新奇。

    事情闻于朝堂,群臣会怎么想,自己是否又会受到攻击,杨瓒已无心理会。

    农政是国之根本,挑刺必要有理有据。

    商道不为士大夫所喜,然殿试之时,杨瓒写过一篇策论,其后又有文章送至三位阁老面前,同样不怕言官挑事。

    北疆之事,多是从顾千户处得来消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不添油加醋。况且,自开国起,明朝就和北边的邻居不对付。无论文武,提起北边的邻居都是咬牙切齿。

    在讲学之时,言及北疆风貌边防,当是一片为国之心。如此还要被泼脏水,讲话之人安的是什么心?

    唯一可为群臣诟病的,唯有海外方物。

    太宗皇帝遣船队先访东洋,后下西洋,扬大国之威,后世亦为人称道。然自宣宗皇帝之后,因各种原因,明朝渐收拢船队,不再出海。

    杨瓒在明朝日久,知晓内中因由复杂,不像后世人猜测的那般简单。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小心再小心

第五十六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