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这事,千户可报知牟指挥使?”

    “已递送文书。”

    “牟指挥使有何示下?”

    顾卿没有回答,反问道:“依杨侍读之意,该如何行事?”

    “这……”杨瓒有些拿不定主意。

    告知朱厚照,实是必须。但是否闻于朝堂,还要仔细考虑。

    院判和御医胆大包天,为了贪墨竟给天子用假药,委实骇人听闻。

    深究下去,假药究竟是何时流入太医院?除刘院判和几名御医,还有何人牵涉其中?孝宗之前,这种情况是否已经存在?

    一桩桩,一件件,滚雪球一般,定会牵连出无数问题,怕是宪宗时的旧案都会翻出来。

    查还是不查?

    杨瓒不敢做主,也不能做主。

    “此事当报知陛下,其后再做计较。”

    如果可以,杨瓒更想将消息递入内阁。可惜,目前也只能想想。

    “指挥使也有此意。”

    看完全部供词,杨瓒脑袋里似有皮鼓敲响,根本无法理清思绪,当即决定告辞。未料被顾卿拦住。

    “杨侍读且慢行一步。”

    “顾千户还有事?”

    顾卿点头,道:“今日之后,北镇抚司抓捕僧道一事必将闻于朝堂。”

    “鞑靼奸细”能瞒过百姓,却骗不过庙堂文武。

    “今日抓捕之人中,有西番国师,亦有宪宗皇帝亲敕封号的道人,如久查无果,恐将引起波澜。”

    杨瓒侧首,怀疑的挑眉。

    引起波澜?直说言官挑事,不是更容易理解?

    顾千户是武人没错吧?说起话来,竟比他这文官还会拐弯。

    身为功臣之后,又是锦衣卫千户,越过北镇抚司的同知佥事执掌诏狱,会对几个言官没有办法?

    杨瓒百分百不信。

    不过,既然对方提出,杨瓒也不好退却。

    正如先时所言,顾卿帮他甚多,仅是“一诺”,压根无法偿还。

    “此事交于下官,顾千户尽管放心。”

    让这些僧道多在牢中住上些时日,顺便堵住言官的嘴,貌似困难,实则简单得很。

    只要找准人,找对突破口,即便是言官中的言官,斗士中的斗士,在“事实”面前,也只能偃旗息鼓,望而却步。

    回到家中,杨瓒提笔写下一封短信,附上名帖,唤家人送到户科给事中王忠府上。

    “若王给谏不在,将信留下即可,无需多言。”

    “是。”

    家人领命离开,杨瓒独坐室内,凝视悬挂在墙上的一副花鸟图,缓缓陷入了沉思。

    翌日,早朝之后,杨瓒在往翰林院的路上遇到王忠。同行另有一名穿着青袍,长眉细眼的瘦高青年。

    “下官严嵩,见过杨侍读。”

    杨瓒眨眼,视线扫过严嵩,落到王忠脸上。

    这两人不是见面就要打破头,如何走到一处?

    “此事说来话长。”王忠道,“杨贤弟遣家人送信时,严编修恰好在我家中。闻信所言,亦是愤慨不已。如得杨贤弟首肯,愿联合翰林院编修同上直言,定要严惩罪人。”

    杨瓒挑眉,很是惊讶。

    眼前这位当真是传说中的“严嵩”,不是同名同姓?

    顶着硕大的问号,杨瓒再次感叹,自己为何不多读些历史。

    无论如何,严嵩愿意帮忙总是好事。哪怕另有图谋,也不是现下需要忧心的问题。

    “既如此,便将此事托于两位仁兄。”

    “杨贤弟客气。”

    “下官不敢当!”

    敲定上言之事,王忠转身离开,背脊挺直,脚下生风。严嵩与杨瓒同路,一并前往翰林院。

    途中,杨瓒发现严嵩极善谈,话题多围绕北疆边患,边军粮饷,经济民生,忧国忧民之心做不得半分假。

    杨瓒愈发怀疑,此人当真是“严嵩”?

    到了翰林院,杨瓒同严嵩告辞,没急着前往值房,而是唤来一名书吏,询问起谢丕和顾晣臣。

    得知谢状元入值弘文馆,顾榜眼被刘学士请走,商议编撰孝宗实录一事,当即大松一口气,脚步顿时轻快不少。

    少年天子对兵书

第四十九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