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快更新帝师最新章节!

    “轻启边衅,实非善举,动辄劳民伤财。胜则罢,败则损兵折将,致边民流离,边疆不得宁日。”

    “不战先言败,胆气何在?”

    “尔之胆气,实为匹夫之勇!边民退入边堡墙垣,焚烧枯草,自可坚壁清野。边军以逸待劳,设下陷阱,伺边寇来犯,引其入狭道,分而击之,不能大胜,也可灭其气焰!此方为长久之策!”

    “边民后撤,开垦的田亩便要荒废,边军躲入土堡,无异助涨鞑子气焰,弱我军心国威!”

    “无知!”

    “国贼!”

    争执声越来越大,隐隐带上了火气。

    杨瓒听得皱眉。

    很显然,认为当撤民让地,烧枯草为隔带的不只严嵩,三十名庶吉士,小半都持此种观点。

    王忠等人据理力争,更举出永乐朝太宗皇帝饮马草原,驱逐瓦剌鞑靼的实例,仍是无法彻底驳倒对方。

    连年天灾,鞑靼屡次犯境,烧杀抢掠,边境连连告急。

    羁縻卫所名存实废,边军兵额不足,募兵需向朝廷讨粮讨饷。户部找上内阁,三位相公胡子头发一把抓,连洪武年间的开中法都搬了出来。

    可就算恢复商屯,仍是治标不治本。

    粮饷实额发下,中途便要少去大半。余下的,仍要被卫所官军吃空饷。

    足额一千五百人的卫所,实际只有七八百人。面对占优势兵力,机动性相当强的鞑靼骑兵,胜面实在不大。

    洪武年间,徐达常遇春能领兵驰骋草原,追得北元皇帝贵族满世界逃命。

    永乐年间,瓦剌鞑靼见到红色鸳鸯战袄,听到明军的号角都要抖三抖。

    明初,明军骑兵能挥舞着狼牙棒在马背驰骋,和鞑靼瓦剌骑兵对捍而不落下风。如朱权等藩王更能光着膀子冲锋陷阵,砍瓜切菜般杀个痛快。

    换成现在,别说上马挥棒,能不能抡动都是个问题。

    试问,饿着肚子怎么打仗?

    杨小举人出身宣府,对边军的战斗力相当有发言权。

    不客气点讲,能打的着实能打。不能打的,三个捏在一起,遇上鞑靼照样歇菜。

    能击退鞑靼的卫所,多以募军为主力。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延续百年的卫所制度,已经开始驰废。

    边民后撤,听起来可行。但长此以往,于国于民都是大患,实不可取。

    一步退,步步退。

    狼性贪婪,割肉饲狼不会换得感谢,只会被视为软弱,令其更加贪婪,欲壑难平。

    然以眼下情况,主战者是一心为国,主张撤边民入城垣者,未必就是卖国。

    正如燃起元末烽火的黄河水患,下令征调民夫的脱脱,绝对是王朝铁杆,仍是好心办坏事,挥笔斩断了元朝不到百年的国祚。

    杨瓒入选弘文馆,为皇太子讲学,身份过于敏感。纵有千般思量,也不可能踹开房门,当面和众人争辩。

    又听了一会,杨瓒无声叹息。

    翻来覆去,谁也说服不了谁。既不能参与其中,听着也是闹心。

    转身行过拐角,径直走向左侧第二间值房。

    听到敲门声,一身青色官袍的谢丕从房中走出,见是杨瓒,颇有些惊讶。

    “季珪为何在此?”

    “谢兄。”杨瓒拱手行礼,道,“太子殿下已回文华殿,小弟特来寻谢兄。”

    谢丕侧身,请杨瓒入内。 <

第二十八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