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程卿孟怀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04.7004:新启三年,秦安县主(2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程卿刚去兰州城时,朱县丞摄于萧云庭的威信,还不敢异动,兰州城差点被攻破,朱县丞就极想收拾家当逃跑。

    人都跑到了县城门口,发现何婉并不跑,朱县丞威信跌。

    何婉没有程卿的帮助,将织坊艰难建好,整个过程都在与朱县丞斗智斗勇,幸好程卿离开秦安之前,收下了县里诸多户的子孙当学生,程卿授课的时间不算长,这些从来没有出过西北的老实学生哪里经得起程卿的洗脑,程卿不在,何婉就是师娘。

    有人欺负师娘,那绝对不行!

    别家虽然不如养羊的邵户一样和何婉有了利益纠葛,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朱县丞欺负弱女子,在这些人的隐隐支持下,荣九让朱县丞吃了好几次亏,朱县丞不得不学会了和何婉和平相。

    何婉不去管朱县丞,朱县丞也不干涉她建织坊。

    等先皇驾崩,传位太子的消息传到秦安,朱县丞才真正老实了。

    不老实不行呀,新君和程卿的交情,朱县丞不想知道,也有人会给他科普。

    朱县丞觉得如此也好,程卿肯定不会留在秦安县了,伏小做低一段时间,把程卿留在秦安县的“家眷”送走,朱县丞又是秦安县的老!

    结果程卿放着高官厚禄不要,硬要回秦安当知县。

    朱县丞:“……!”

    此次程卿回来,还带上了其母,一看就是要长留的趋势。

    朱县丞没猜错,程卿在秦安县呆了足足有三年。

    第一年,何婉的织坊只做邻近州县的生意。

    第二年,何婉织坊产出的羊毛手套,羊毛衣和羊毛袜卖遍了西北,连北齐那边都有牧民偷偷卖原料的给何婉的织坊。

    织坊招了很多女工,干活要从早做到晚,虽然累,女工们却觉得很快活。

    在织坊里,女工们能吃饱穿暖,有工钱拿,男人养家,她们亦在养家,工作机会带来了地位的提升。

    第三年,何婉织坊产出的东西,卖到了军队里。

    戴上羊毛手套,穿上羊毛袜,手指和脚趾冻伤的情况少了,士兵可以更适应冬季作战,何婉不仅赚到了钱,还收获了名声。

    何婉用赚到的钱,在秦安县办了个女子学堂,教识字,教纺布、刺绣,凡是适合女子做的营生,何婉都尽量会把课程开设起来。

    淮南旱,何家捐了不少钱,何老员外病逝在五河县。

    朝廷给了崔老爷嘉奖,却漏掉了何家。

    孟怀谨登基的第二年,改年号为新启。

    新启三年,朝廷封何婉做了秦安县主,嘉奖何婉立下的教化之功。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何婉看成是程卿的附属品,秦安县主的名声甚至盖住了程卿,程卿把高调的名声让给了何婉,她自己的功绩,同样也无法遮掩。

    三年过去,秦安县城规模扩了一倍,人口增加了两倍,由西北一个可有可无的县城,变成了堪比州府的繁华之所。

    新启三年,孟怀谨登基后的第二次会试,秦安县学有七个举人进京赶考,会试放榜,六人榜上有名,震惊了整个西北,亦震惊了主持会试的礼部。

    贫瘠荒芜的,不仅是老百姓的荷包,还有当地人的头脑,胸无点墨,自然没有志。

    那么偏远贫瘠的地方,能有七个举人参加会试,已经是很古怪了,还六个人考中,因为什么原因,朝臣们心知肚明——程卿在秦安县,这七个参考的举人,都是程卿的学生!

704.7004:新启三年,秦安县主(2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