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日常[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甄复又在家休养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小长安他们除了文化课,还上了礼仪课、射箭课、声乐课……
四个人的关系倒是好了许多,偶尔下学还会被徐岩一起拉去看甄复。甄复那小子就爱和小长安拌嘴,两人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张文龙和太史恪就在一旁劝,徐岩呢?他开心地在一旁看戏起哄,只嫌不够热闹的。
一个月后,甄复终于又来学堂了,在家躺了这么一个月,又被自家娘亲和姐姐念叨了一月,甄复早就闲的发霉了。
甄复一来上学,学堂里马上热闹起来,搞得邱夫子开心也不是,生气也不是。
这天上午,邱夫子又在讲课,讲到了道家的一句: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邱夫子还是个比较开明的老师,不是那些顽固不化的老夫子。邱夫子讲课不会嚼烂了给你,而是喜欢听学生说,学生说完,他在一一指正。
于是邱夫子讲完这一句,就要学生们自己发表见解了。
有人说:“夫子,这其实就是御下之道吧!”
又有人说:“这里的‘贤不是指贤德的人,而是指人们追崇的东西。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不尚贤就是不要人盲目追崇。”
有人反驳道:“非也,愚以为此处之‘贤就是指人。世人若是‘尚贤,那么人人都会削尖了脑袋想博个贤名。到时候,即使不贤的人也会先披上个贤的皮子。这样鱼龙混杂何其可怕?”
这时候,小长安说话了,她看着邱夫子道:“夫子,学生只是有些不解。”
邱夫子点头道:“你说。”
“书上说: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就是说要淡化百姓们的思想,可是这样真的好吗?学生最近听说,安楠那边一个叫孟渝婆的织娘改良了织布机,经她改良的织机织布更快更好了。”
“就因为她的这个改进,她也获得了扬名立万的机会。有了她这个例子,其余各行各业拔尖的人也会寻思着改进之法。若是都有了改进,织布更快了,那么布匹的价格也就降下来了,更多的百姓能有衣服穿;若是还有人能改进秧苗,若是产粮因此增加,那简直就是千秋万代的大公德啊!这样的话不是利国又利民吗?”
小长安话落,学堂里一时鸦雀无声,半晌后,邱夫子才笑问:“可有哪位学子能回答他的问题?”
有几个人正要开口,小长安看到太史恪犹豫着想要说话的样子,于是笑道:“夫子,学生可以请一个人来回答吗?”
邱夫子点点头:“善。”
小长安于是看着太史恪笑道:“远泽兄,劳驾你解惑。”
太史恪一惊,没料到小长安会突然点到他,片刻慌乱后,还是镇定下来,扯了扯自己的衣袖,朗声道:“远泽拙见,远泽以为凡事有利就有弊,子初所说的只是利的一面,没有看到弊的一面。”
小长安眨眨眼,正色道:“愿闻其详。”
太史恪继续道:“对一个国家来说,最快的获得利益的方法是什么?不是织布种桑,不是扩大良田,而是通过战争掠夺别国土地财产。是以若是鼓励改良之风气,就会有人为了迎合上位者的野心,将攻城掠地的器物进行改良,到时候得到改良之国自然会攻击弱国,为害也是无穷的。”
太史恪话落,学堂里又是一阵鸦雀无声,太史恪这个人,留在同窗们心里最大的印象就是只会读书的呆子,为人木讷,又容易害羞,经他刚刚那一番坦荡大方的言论,众人不觉对他刮目相看,整个学堂的眼睛都落在他身上,就连正在打瞌睡的甄复也被他弄醒了。
太史恪只是有些自卑,毕竟他一介平民,而周围差不多都是贵族。难得一次能一气呵成的将自己的看法讲出来,此时的太史恪抬头挺胸,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等到他回过神,发现整个学堂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时,太史恪又慌了,脸上有些烧,连忙低下了头。
小长安回过神来,倒也没有太大的意外,只是朝太史恪一揖道:“子初受教。”
太史恪连忙还礼,“远泽拙见,不敢称教。”
邱夫子笑道:“行了,你们两个都不错,不必让来让去的,接下来就让我这个夫子来说。”
众人安静下来,邱夫子双手背在身后,在学堂里一边踱步一边说着。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你们知道哪个时候的人最达到这个境界吗?是幼年时,所以孩子大多活得快乐。至于后面的那句: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举个例子,若是有智者推崇牛是祭祀的圣物,普通人家不得宰杀和御使,那民间就会有很多人偷偷杀别家的牛,借此构陷人家。就会做出因为一头畜生而打死人的失道之事来。”
“所以说,使民无知无欲,就是让他们变得淳朴,不要一味地钻营牟利,这样也不会轻易地被有心人利用。”
邱夫子说完,时间也差不多到了,邱夫子今天心情不错,于是也干脆道:“行了,下课吧!有不解的地方现在可以来问。”
邱夫子话落,学堂里一下子吵闹起来,收拾东西的收拾东西,聊天的聊天,讨论的讨论,只有张文龙起身,朝邱夫子走去。
小长安看了张文龙一眼,依旧收拾自己的东西。文龙兄就是这样的人,从不轻易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他只会课后再去找夫子说。
张文龙走到邱夫子跟前,先是一揖,然后道:“夫子,今日所学,学生也有一解,请夫子指正。”
“你说。”对于这个学生,邱夫子笑得和蔼。
张文龙点头微笑道:“学生愚见,学生以为这段是治国之策,与子初认同的开化民智不同,在学生看来,愚化百姓才是最好的统治之法。诸如史书上那位千古一帝,史家虽然批判他焚书以愚民,但也不得不佩服他规范的制度,正是这些让他的百姓听话、军队强大整齐,使他能一举夺得天下。是以虽然贬责他,却也只有他称得上千古一帝。”
邱夫子听了,捋捋须,笑道:“这是你的看法,个人有个人的看法,你说的也有道理,我没有什么可指正的,毕竟夫子也只是个读书的,没有做过官,你若是想知道对错,以后自己去做官,然后尝试实施一下不就是了?”
张文龙沉默半晌,然后一揖道:“学生受教。”
张文龙回到位置上,甄复戳了戳他,问道:“文龙兄,你同老头嘀咕啥呢?我看老头一脸开心的样子。”
&n
第五十九章 日常[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