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芳菲园 洪渊来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妍儿说:"没想到一首琴曲居然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曦儿轻拍了下妍儿的手,示意她不要打断欧阳劲涛的话。
欧阳劲涛见曦儿很是认真的听,他越发详细地讲起来:"现代琴家所弹《平沙落雁》一曲版本很多,但其中以张子谦所传《蕉庵琴谱》本和管平湖所弹《琴学丛书》本为最多。管平湖所弹此曲,乃得自九嶷派杨时百传授,曲境高远、淡雅,用指苍劲有力,其左手吟猱变化极为丰富。全曲六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与前人所谓“通体节奏凡三起落”相合,即:初弹一、二段,写鸿雁来宾,欲落在三、四段,将落五段,既落六段。
乐曲一开始以清亮的泛音奏出,主音la作八度跳进……"
妍儿摇摇头儿她忍不住又开口问道:"小欧阳,你这说话里尽是让我听的迷迷糊糊的,什么叫爱鲁艾喲?"
曦儿说:"妍儿,没注意小欧阳说这前说是主音吗?那就是对琴音的一种特定称呼吧。"
欧阳劲说:"是的,这些都是音乐上的术语,主音la作八度跳进,以及纯五度在重拍的停顿,就造成了安静的气氛,这一泛音段落最后徐缓低沉地结束在低八度的主音上,似远远望去的一幅碧云天净,江涵秋影之暮色景象,接着长时值的主音多次出现,乐曲以徐缓平淡的乐句逐渐开始引入乐曲的主题,拖长的主音逐渐让给属音mi或上中音do来作终止,使乐曲逐渐紧凑起来。最后在绵长低沉的乐句之后结束以一小短高亢的动机结束了这一乐段,似远处传来几声群雁的鸣叫,并给下一段的主题作了提示。在第二部分,即乐曲的第三、四、五段是全曲的主体。作为一种内部结构上的统一在这三个乐段的开头,有一个共同的曲调,似表现回环顾盼,空际盘旋、欲落将落的曲境,其旋律为第四段虽然是上一段的重复,但由于乐曲情绪的发展,故加用了右手的撮音,从而增强了音量,似有栖宿平沙,风波荡漾,惊飞不定之意趣。在这里,音乐的动势与画面情境的动感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作用。曲中以悠扬婉转的音调,抒写雁群将栖息沙洲,欲落未落之时的情境,即所谓静境中之闹境,闹境中之静境。当然,这种视觉效果,对于音乐的审美体验来说,仍然是辅助性的。对于这首琴曲的音乐来说,那种悠远的意境、飘逸的心绪,才是更本质的。
第五段在曲调稍作重复后巧妙地转入新的材料,乐曲情绪逐渐下行,最后几声“拨刺”后突然以一个“伏”的指法刹住,音乐出现一个短暂的中止,似空际盘旋之后扑落江皋。
其后,乐曲展开一个全新的乐段,数声急骤的哀声嘹唳之后,鸣声渐缓,逐现平沙水云、寒星点点之宁静……"
曦儿若有所思地说:"平沙落雁真是一首很富有诗意的琴曲,我听这首琴曲时,就好像在欣赏意境悠远的水墨画卷。欧阳劲涛,我看你在弹奏指法上,很多时候在用左手的吟、猱、绰、注、撞、逗,以及连续的上下、进复、退复等走手音,这样就形成气韵悠远的曲调绵延,让这首琴曲极具琴乐清微淡远之意味。"
欧阳劲涛说:"曦儿你说的很对,和《琴学丛书》本相比,《蕉庵琴谱》本的《平沙》节奏更为舒缓抒情,气息更加绵长。而《梅庵》本的《平沙》更具有一种写实风格,着意描绘群雁起落、扑打喧闹的情趣。古琴作为一种文人音乐,其中很多作品乃是中国文人用音乐的形式表现文人化的情趣和意蕴。比如,从曲名来看,在北宋时期,以画山水寒林,情致闲雅,体象雍容见长的画家宋迪,绘有《潇湘八景图》。"
妍儿好奇地说:"哦,小欧阳你看过这潇湘八景图吗?"
欧阳劲涛摇头道:"可惜八景真迹恐已不存。其他如传董源《潇湘图》、王洪《潇湘八景》等。
宋迪之作,也以深远与平远之构景居多,尤其《平沙落雁》,可能为典型的平远江湖的沙洲景致。宋代的书法家米芾见宋迪八幅《潇湘八景图》,即拍案叫绝,曾给每幅画题诗,一时传为佳话。米芾的《潇湘八景图并序》是这样说的:阵断衡阳暂此回,清明水碧岸莓苔。相呼正喜无征徼,又被孤城画角催。"说到这里,欧阳劲涛双手一摊说:"好了,关于平沙落雁我所知道的全都说完了……"
妍儿说:"哟,我刚听的带劲儿,小欧阳怎么这就打住了,这平沙落雁的地方越听越觉得真是好,什么时候能去那里玩玩就好了。"
曦儿笑道:"妍儿就知道去玩,让你听平沙落雁这曲子的来历呢,你可倒好
第三百章 芳菲园 洪渊来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