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世贵女之王爷要休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她手中的东西,便笑道:“咋买了这么些纸笔,咱化真想考状元呀?”

    “婶儿,我是想学着记账,以后用得着哩。”裘化真说道。

    黄湘玉一阵唏嘘:“化真说得对,这不识字呀可不是睁眼瞎么。若不是没钱,婶儿都想送你阿牛弟弟读书去哩。”

    “婶儿别这么讲,我还有桩生意要和你一块儿做呢,最迟等明年,阿牛弟弟就能读上书了。”

    裘化真自己赚了钱,自然想着拉黄湘玉一把。

    关于合伙做生意的事儿她已琢磨了些时日,碍于这些天忙,没来得及和她讲。

    真的?做啥生意啊?”

    黄湘玉喜出望外,经过这么些天的接触,裘化真的本事她是知道的。她说的生意,肯定错不了。

    “婶儿别急,晚上我和你慢慢讲。”

    ……

    等裘化真回家,裘家的院子里空落落的,到了饭点,灶房连火都没生。

    裘化真正奇怪着,裘馨儿哒哒地跑来,抱住她的腿:“二姐你回了呀。”

    “馨儿,家里咋没人做饭?”裘化真腾出一只手来摸她脑袋。

    这时裘蕊儿出来了,接过她手里被褥,两人一道进门:“方才……汪家来人请爷奶去里正家吃酒,大伯母一家和二伯母,还有四叔也跟了去。”

    “好好的吃什么酒?肯定没好事儿。”裘化真冷笑。

    她对汪家那一家子可没什么好感。

    柳氏却满面愁容,担忧道:“化真,会不会……会不会是提退亲。要是你爷奶被他们许了好处,怕是……”

    见柳氏想到此节,裘化真索性把话说开:“娘,这有啥好怕的?退亲才好呢,我可不想往火坑里跳。”

    “你瞎说什么,那汪家怎会是火坑呢?”见裘化真居然有这种想法,柳氏立刻急了。

    裘化真冷笑:“怎么就不是火坑?还没得势就想悔婚,我若真嫁过去,那汪家儿子又恰好做了官,怕是立马就要把我休了,再娶个门当户对的官家小姐当太太。”

    “咋会呢?如笙那孩子娘瞧着长大的,心眼是顶好的。”柳氏满脸的不信。

    裘化真无语:“他再好也搁不住有那样的爹娘舅舅啊。娘,我不想高攀谁,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这门亲就作罢吧。”

    柳氏眸中含泪:“俺化真还小,不晓得其中厉害,这亲哪是说退就能退的。你放心,娘就算拼了这条命,也会让你顺利嫁入汪家。”

    “娘。”裘化真气急,柳氏却已经显出疲态。

    裘蕊儿怕柳氏熬坏了身子,将裘化真拉到门外。

    “化真,这些话等娘好了再说吧。”

    裘化真脾气上来,也红了眼圈:“姐,那汪家明摆着瞧不上咱,咱为啥非得上赶着?我都不知娘到底怎样想的。”

    裘蕊儿叹气:“化真,娘也是为你好,这退了亲的女娃往后就难了。刘家的金燕儿你听说过吧,前些年也是被人退亲,后来拖到二十五,嫁了个四十多岁的独眼鳏夫。那鳏夫喝酒打人,不出两年金燕便受不住了,大年三十投了河。她娘家因闺女是被退过亲的,底气不足,也没敢找她男人理论。”

    裘化真怔住。

    她从未想过,在她所处的这个朝代,退了亲的女子会过得这样艰辛。

    简直不被当人看。

    “姐,难道男人就不怕退亲吗?”裘化真觉得胸口烧着一团火,灼得她发疼。

    “男人就算死了老婆,只要拿得出聘礼,照样能娶个如花似玉的大闺女。”

    裘蕊儿叹气:“化真,世道就是这样不公,姑娘家若是行差踏错,一辈子也完了。”

    等一家人吃罢饭,上房那些人回了,便叫柳氏去堂屋商议事情。

    柳氏裹上厚夹衣,去了一刻钟便回了。

    她拉住裘化真的手,喜极而泣:“化真,今儿那汪家果然是想退亲,只是你爷他不同意。汪家人刚一提,就被他挡回去了。”

    第二十三章二次退亲

    听到这个消息,裘化真半点也不意外。

    以裘老头的精明,绝不会为了一点好处就放弃这门亲。

    汪家舅老爷到时是要做官的,只要攀上点关系,将后来的好处绝对少不了。

    这笔账他算得过来。

    “化真你不晓得,当时汪家中举的那位舅老爷都出面了,还拿出五十两银子,没想你爷瞧都不瞧,只说你曾爷爷当初救了汪老太爷,这亲事是长辈拿命换的,再多银子都不退。那汪家舅老爷不愧是做官的人,知道了这事儿大发脾气,反倒怪如笙他娘不地道,还说让咱放心,这门亲他认了。化真啊,这样一瞧他们家并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家,你这嫁过去俺也就放心了。”

    柳氏面上放光,带着重生般的喜悦,一下仿佛年轻了几岁。

    裘化真暗自叹息。

    柳氏性子太过单纯,任何事情都只能看到表象。

    她几乎可以肯定,汪家绝不会因为裘老头搬出汪老太爷来,就心甘情愿娶自己进门。

    至于今天为何松口,其中必定有缘故。

    说不定缘故就在那舅老爷身上。

    ……

    此时此刻,镇上一间雅致的茶楼内,汪氏夫妇和舅老爷周扶林相对而坐,正商议着事情。

    “二弟,不是姐说你,你也太给那裘家脸面了,怎么不拿出官威压他一压,量他们也不敢不应。”周氏想起今儿个那慕,忍不住埋怨起弟弟来。

    汪老幺怕落了舅老爷的面子,忙劝周氏:“笙儿他娘,舅老爷待人慈和,这是官老爷的父母心,也是裘家的福气,你不懂就别掺和了。”

    周氏见弟弟脸色不好,立刻回过味来,便放软了语气:“我这不是着急么。咱家就笙儿一个儿子,他又像他舅舅是个有出息的,那裘家闺女要嫁过来,汪家倒没啥,只怕辱没了咱周家的门庭。”

    周扶林听到这里,面色才好了些。

    他年近四十没有儿子,如笙这孩子肖他,他确实很喜欢,甚至起过过继的念头。

    只是如今……

    周扶林眼神微凛:“大姐,姐夫,这事儿不用急,将来我定会给笙儿聘一个大家闺秀……只是现今就要授官,朝廷派了督学下来考评,此时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呢,这节骨眼上绝不能出半点错处。”

    周氏和汪老幺面面相觑,也跟着紧张起来,他们满门的荣辱可都系在这位舅老爷身上。

    周氏忙问:“二弟,这事儿难道会影响你做官?”

    周扶林迟疑片刻,点头:“这次来的督学据说十分古板,看重官员品行,若你们执意退亲逼急了裘家,到时只需告我一个仗势欺人,一切就完了。”

    周氏和裘老幺吓出身冷汗,保证不会再提退亲的事儿,一切等周扶林安排。

    周扶林松口气,仔细叮嘱他们一番,又让周氏把今年给汪如笙夫子的束脩添了三成,这才回了镇上新置的宅子里。

    周氏送走弟弟,这心里越想越憋屈。

    自己好不容易成了官老爷的姐姐,威风一天都没抖过,反倒要夹着尾巴做人,这是个什么道理。

    她气得数落裘老幺一通,裘老幺点头哈腰不敢回嘴。

    周氏更觉不得劲儿,便带着新买来的小丫头子趾高气扬出了茶楼。

    刚到门口,袁氏突然从角落里转出,脸上带着谄媚的笑:“汪夫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周氏眼儿一斜。

    她做闺女时和袁氏很有几分交情,但袁氏如今可是裘家人,她板起脸:“婆婆都走了你怎么还在,不怕她骂你?有事快讲,我还赶着去顺德斋买新出的胭脂呢。”

    袁氏低眉顺眼上前,凑到她耳边低声说了一通话。

    周氏表情渐渐变了,最后瞪圆眼睛道:“桂萍,你说的是真的,你真能办成这事儿?”

    袁氏笑吟吟地说道:“你如今是官老爷的姐姐,给我十个胆子也不敢骗你呀。只要按我说的来,便没有不成的。”

    “好,这事儿就交给你了,你可得仔细些。”

    周氏想了想,咬牙应下,又道:“只要能成,往后你有用得着的尽管开口。听说你们家老太婆这阵子待你不好,到时我会想个法儿让你回镇上。”

    “那就太感谢了。”袁氏放低姿态,目送周氏和小丫头离开。

    等回裘家,裘老太叉腰站在院门口候着她,一脸凶神恶煞。

    袁氏才想起今儿个轮到自个做饭。

    她最后挨了一大通骂,拖着沉重的腿脚去灶房烧伙,大嫂子丁氏抄着手,在一旁冷嘲热讽。

    袁氏勉强笑了笑,熟练地拿铁钩子掏灶膛、添柴禾,等水开了下米进锅。

    丁氏想起袁氏前些日子还戴镯子穿裙子,一副金尊玉贵的城里人打扮。如今却穿得跟老妈子似的,干起活儿来也和她们这些村里媳妇没啥不同,心里更加得意。

    这顿饭她便吃得十分舒心,末了她和往常一样将碗一推,抹了油嘴拉大郎回屋。

    只是没过多久,外头传来敲门声,来的居然是袁氏。

    “二弟妹,找俺有事呀?”

    丁氏把着门框子,刚要赶人,突然看到袁氏拎着的油纸包,两只眼睛都快黏在上头了。

    上次那桂花糕的味儿她到现在还记得,甜滋滋香蜜蜜的,好吃得紧呢。

    她咽了口口水,袁氏了然一笑:“我今儿在镇上碰见表妹,她给了我两斤玫瑰饼,我记着大嫂爱吃甜的,特地给你送来。”

    “哦,这样啊,俺是爱吃这个哩……你进来吧。”

    丁氏看在玫瑰饼的份上,把袁氏让了进来,同时对大郎使眼色。

    大郎知道二婶肯定有话找娘说,便闷头出去了。

    袁氏将玫瑰饼搁床头,对丁氏道:“大嫂子,我今儿来是替人告诉你一桩事儿。”

    “啥事儿?你前两回害俺还不够,想来第三回?”

    丁氏翻了个裘眼。

    若不是袁氏撺掇,自个也不会去三房找麻烦,肉没吃到口还挨了侄女一顿打,真是气死个人了。

    袁氏忙道:“大嫂先别急,我如今也是个传话的,你先听我讲完,再自个拿主意。”

    “那你给俺说说,是谁让你捎话儿来的?”丁氏撇嘴,没把话说死,袁氏便凑过来告诉她一番。

    丁氏听得一愣一愣的,末了说道:“这事儿……可当真,那周氏真能给我二十两银子,不是诓俺的吧。”

    袁氏说道:“哎,哪里会呢?他们家可是有位官老爷,莫说二十两,就是两百两也拿得出。况那汪如笙将来是要过继给他二舅的,这门亲他面子上说不退了,其实还是不乐意呢。”

    丁氏便想起今天那周二舅的脸色,嘀咕道:“换了俺也不乐意哩。”

    

10[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