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4章 国易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守卫京城,分散到十二道城门以及皇宫,兵力其实很薄弱。

    但这七万人开始南逃,唐元便至少需要调动四十万大军才可以围堵住他们。

    瑞军东征虽然号称百万大军,其实两路大军满打满算不过三十余万,其还多是杂兵。

    除了兵力捉襟见肘,唐元还因为更多事感到焦头烂额。

    他本想亲自领兵追杀楚帝,但京城不能没有他坐镇。

    京城百姓需要他安抚、百官需要他招降,他不入京城不足以定人心。

    但进京城,他便被无数琐事束缚住。

    他才发现,自己不仅是兵力不够,更严重的问题是,能做事的臣子不够。

    他唐元人天能做多少事?从出城到进皇宫,路上供万民瞻仰就花了整整天,接下来要祭天、祭地,要封赏,要立章程,楚朝旧臣要筛查,城留下的楚朝勋戚要清理……

    而这个时候,他的旧部们却满心满脑地想先挑选京城的宅邸,闹出无数乱七糟的事。

    归附的楚臣如伊光耀这样的便开始指手划脚想要拘束他的言行,担心亲皇帝闹出什么沐猴而冠的笑话。

    原本被唐元倚为臂膀的大学士刘循,往日里智计百出,但显然也没有国宰辅的治国经验,各个衙门的关键官员被王珍与左经纶抽调走之后,整个枢仿佛暂时瘫痪了般。刘循短时间也没办法将架子支起来。

    包括李柏帛,唐元往日将他视为大才。但其实李柏帛不过举人出身,未曾出仕过,楚朝三百年下来官制繁冗,绝非西安城瑞朝的小朝廷那样简单,他入枢便也是两眼摸黑。

    ……

    唐元自己都不知道的是,他坐在这金鸾殿上,和曾经的楚帝周缵模样的焦头烂额。

    内忧外患。

    逃亡的楚帝要围劫;辽东要布防;朝廷塌糊涂;钱粮又开始告罄……

    唐元仿佛深陷泥沼,实在抽不身来,只好令吴阎王总领三十万大军继续围劫楚帝。

    ~~

    吴阎王收到旨意,心十分不满。

    功劳也分好坏的,攻克燕京是大功件,杀掉楚帝也是大功件,但杀楚帝就得担千古骂名。

    ——谁知道以后唐元会不会把自己这个开国大功臣杀掉,到时候他是圣名垂千古的皇帝,自己却要替他把千夫所指的罪名担下来。

    但心再不满,吴阎王也不敢敷衍。如今马上就要论功行赏了,若是放跑了楚帝,担不担罪名不说,封赏肯定要大打折扣。

    他也只好全力围攻。

    好在楚军兵马虽多,但带着众臣、嫔妃、家眷等乱七糟的人有上万人之多,行进倒也不快。

    双方路鏖战,从顺天府打到河间府,杀得京畿大地片狼藉。半个月后,吴阎王终于在沧州将楚军围下来。

    但在这个地方围住楚军,吴阎王也压力极大。

    沧州,意为“沧海之州”,因其濒临渤海。此地处于九河下梢,北依京津,南接山东,乃京杭大运河纵贯之地。

    此时山东兵马在沧州以西的献县整备,楚军若向西突围与其汇合,吴阎王便很可能拦不住他们。

    而楚军若向南,便是山东境内,也不知道是否还有勤王兵马接应;若向东,楚帝便可乘船离开;楚军甚至还可以调头向北,从天津出海。

    ~~

    大楚延光十年、大瑞兴禾元年,九月二十四日。

    沧州城外五里,岳庙,吴阎王正与麾下将领议事。

    这岳庙乃是岳飞第十世孙在楚朝太宗年间移居沧时州所建,吴阎王驻军在此,便将岳庙占下作为自己的营地。

    香案后摆着三尊塑像,岳飞正襟危坐,其子岳云和岳雷手持兵器站立两旁。

    殿,吴阎王大马金刀地坐着,他的两个儿子吴通与吴伯正站他面前,其身后则是众将领。

    众人议了好会,孟九才进来,环顾了眼,似乎觉得吴阎王这样的人与岳飞同处殿有些可笑,便摇了摇头,脸上微有些讽意。

    “孟监军来了。”吴阎王的长子吴通招呼道,“大军这粮草可不够了……”

    孟九也不搭理,理了理衣冠,走到香案前,郑重其事地给岳飞的塑像上了三柱香。

    吴通冷哼声。

    ——这老太监装模作样,当自己是什么东西。

    孟九上过香,方才在吴阎王身旁的位置坐下,开口道:“粮草不多了?镇南军路攻城掠地,以纳捐之名可是拿了不少钱粮。怎么?这就吃完了?”

    吴通不悦,斜瞥了孟九眼,道:“那是镇南军的口粮……”

    话音未了,孟九打断他的话,转向吴阎王问道:“大将军想与陛下分家不成?”

    吴通大怒,抬手指着孟九便喝道:“陛下派你监军,你却想挑拨离间?!”

    孟九抬眼盯着吴通,眼片寒芒,缓缓道:“小子,把你那点小心思收起来。陛下和大将军共创基业,情同手足,别因为你这种龌龊心思,逼陛下落个苛待功臣的污名。”

    句话阴森森的,吴通心底凉,他脸上死撑着还想怒叱,吴阎王却摆了摆手道:“都别吵了。”

    他说着,转头看向孟九,道:“监军误会了,并非我镇南军藏着银粮不肯拿出来。大哥既然让我统率……”

    “是陛下。”孟九道。

    吴阎王眼皮微微抖,点头道:“是,陛下既让我带兵,我当然对所有兄弟视同仁。上个月镇南军被楚朝山东兵马击败,钱粮被劫了不少……”

    孟九眼也不抬,却是从袖子缓缓掏出本册子,自己翻开来看。

    吴阎王见了,眼隐隐泛起丝杀意,嘴里的话锋转,却是道:“总之不论如何,粮草再支撑月余还是可以的。”

    那边吴通与吴伯对视眼,心也对孟九极是不满。

    自古开国功臣的下场可鉴,何况是吴阎王这样水淹开封声名狼藉的,他们父子心明白,唐元往后难免想对自己下手。要想自保,只有攥紧了手上的兵权,而要兵权,首先便要有粮草。

    因此,南路大路借伐楚之际路抢掠,所得钱粮尽数被他们父子藏下。

    本以为事情做的隐秘,没想到还是被孟九记录在案……

    接着,却听孟九叹了口气,道:“大将军有难处,陛下自然也理解。粮草是小事,议到这里便是了。”

    句话,气氛终于缓和了些。

    孟九又道:“眼前最重要的,还是不能让周缵逃了。”

    吴阎王点点头,问道:“监军怎么看?”

    “楚军以孙白谷为帅,但关键在于王珍,此子有几分手段,弃京城跑到沧州,这地四通达,既可走海路,又可走陆路,还山东兵马接应。大将军若想硬攻,怕是防不住。不如围而不攻,等楚军粮草耗尽,必有人将周缵献上来。”孟九道,“对了,陛下已派了三殿下请来助阵,不日即到。”

    吴阎王听,面色便阴下来。

    唐元自己坐镇京城,让他统兵在外,不给钱银就算了,还担心他拉拢别的兵马、派唐节来制衡。

    等回头自己的钱粮被吃干净了。再回到京城,好处都给别人占光了。

    想到这里,吴阎王便摇头道:“不行,如此未免夜长梦多……”

    下刻,却听兵士冲进来,急报道:“大将军,楚军攻营了……”

    ~~

    远远的战场上有厮杀声响起。

    岳庙安静下来。

    岳飞的塑像动不动,脸上始终带着不怒自威的神情。就仿佛是亲眼看到群贼子的私心算计之后,在为这千古江山感到悲悯……

第644章 国易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