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战国当国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0章 税赋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时代列国的财政收入除了土地税以外,还有赋,即军事上车马军需的征调。郑骀准备按人头征收钱币为赋,也就是所谓的人头税。

    郑骀规定:凡年满七岁至十六岁之民,每人每年向国家缴纳十钱,称为口赋;凡年满十七岁至五十五岁之民,每人每年向国家交纳四十钱,称为一算,即算赋。皆用作购置车马兵器。

    百姓除了向国家缴纳税赋以外还需服役,包括兵役和劳役。

    郑骀规定:凡年满十七岁至五十五岁男子为傅籍,需服役。傅籍者均需服兵役满二年,一年在本州,一年至都城或边疆,统称正卒;除二年兵役外,还需在本州县服劳役一个月,到期更换,故称更卒。劳役可纳钱代役,称为更赋。兵役不可更赋。

    虽然现在郑国人口不足,但郑骀并没有将百姓的结婚年龄定的太小,毕竟还是要以优生为主。

    郑骀规定:男十七而娶,女十六而嫁。

    当然,不能早婚那也不能晚婚,男人只要不是太穷基本都不会不想结婚,而女人就不同了。

    郑骀还规定:女子年满十八岁而不嫁,二算;年满二十岁而不嫁,三算;年满二十一岁而不嫁,四算;二十一岁以上不嫁,五算。

    农业在任何时代都是根本,郑国目前还有许多荒地,郑骀为了鼓励百姓开荒,规定:民凡开荒十亩,可得五亩;开荒百亩,可得六十亩。

    当然,新开垦出来的土地郑骀也会分配给庶民,不会据为己有。

    由于许多百姓都是刚分到土地,很多人穷的连种子、农具都买不起,于是郑骀颁布了《青苗法》。

    郑骀颁布的《青苗法》实际就是国家在农民耕种前将农具、种子发放给农民,在农民收获后再向农民收取一定的费用。

    郑骀命各州县推广垄作法;命各州县征调民役兴修水利,挖掘、疏通水渠,保证农业用水;命工部打造、储备铁质农具;命太仆寺在各州县设立牧场,养殖耕牛。

    垄作法可分为上田弃亩和下田弃畎两种方式,上田弃亩即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下田弃畎即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铁质农具比青铜农具更加坚硬耐用,所以郑骀准备大量制作铁质农具。这个时代所使用的农具都非常简陋,郑骀在后世看过许多记载古代农具的书籍,比如唐代陆龟蒙撰写的《耒耜经》、元代王祯撰写的《农书》、元代编著的《种漪直说》等。

    郑骀在西圃默写的资料满满堆了几间屋子,郑骀命人在永乐宫内建造了几间石室,专门用来储藏他默写的那些资料,郑骀将石室命名为兰台。 170章 税赋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