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四章 形意拳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常乐一直,是以形意拳应敌,这形意拳,本来就是循天地之大端,与造化之原理,而创造出来的。
形意拳的创造者,认为天地万物,本来生于无知,而形意之成,也本于无意。
从无意至极,而生出有意,意诚心正,再至于静,静极而生动,动而震贯通百骸,是所谓先天存平静,后天藏诸动。
因此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之一气生。
有一句话叫做“养吾浩然之气”,这修养正气,正是形意拳之原理,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
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
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
刚柔相济,才是乾坤之道。
在旧时代以前,传授手搏之术,多以心法口授,而少于书面记载,使得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
形意拳涵养正气为先,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修身之术,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强身之捷径。
十二形实际上,暗藏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中,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使精神入体。
如果能够长期习练,则疾病能愈,弱者能强,虽然是普通人习练的一种拳术,但是却与道相合。
比如其身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
形意拳要求,不可以偏好某一项能力,如果专门求力,则凝滞不灵,专门求重,则沉重不活,专门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
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如果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
这其实与修真者,修炼时的状态,几乎一致了。
常乐以前闲时,也曾经对这拳,有过比较细致的研究。
此拳有三害,必须切忌,一拙力,二努气,三挺胸拔腹。
如果练拙力,则四肢百骸血脉不能流通,筋络不能舒畅,全身疆硬,手足亦不能活泼,身为拙气所滞,滞于哪里,则哪里生病。
练努气时,太刚则易折,胸内气满,肺为气所排挤,易生满闷肺炸等疾。
挺胸拔腹,则气逆上行,不能够归于丹田,两足似萍草无根。
谨忌三害,用以力活气顺,虚心实腹,而道心生,久而久之,自然能练至化境也。
此拳有个比方,说天地相距八万四千里,人之心肾相离八寸四分,一吸百脉皆开,一呼百脉皆闭。
常乐当然知道,这个比方是错误的,但是也不得不说,这个比方,有利于行功练拳。
呼吸之法,分有三节道理。
初级道理是练拳术之准绳,呼吸任其自然,有形于外,谓之调息,亦可谓练精化气之功夫。
二节道理呼吸有形于内,注意丹田,谓之息调,亦可谓之练气化神之功夫。
三节道理,于心肾相交之内呼吸,无形无象,绵绵若存,似有非有,无声无息,谓之胎息,也就是化神还虚之功夫。
呼吸有三节道理,拳术有三步功夫,谓之明劲、暗劲、化劲。
明劲,拳内之法,伸缩开合之势,有形于外。
暗劲,动转神速,动则变,变则化,变化神奇,有形于内。
&nb
第一百四四章 形意拳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