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沉睡的文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彼岸[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xs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虫洞在史瓦西解第一次出现,是当物理学家们想到了白洞的时候。他们通过一个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时空可以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是与原来的时空完全垂直的。在不是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意味着黑洞的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叫史瓦西喉,也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

    自从在史瓦西解中发现了虫洞,物理学家们就开始对虫洞的性质感到好奇。我们先来看一个虫洞的经典作用:连接黑洞和白洞,成为一个爱因斯坦—罗森桥,将物质在黑洞的奇点处完全瓦解为基本粒子,然后通过这个虫洞(即爱因斯坦——罗森桥)被传送到这个白洞的所在,并且被辐射出去。当然,前面说的仅仅是虫洞作为一个黑洞和白洞之间传送物质的道路,但是虫洞的作用远不只如此。黑洞和黑洞之间也可以通过虫洞连接,当然,这种连接无论是如何的坚强,它还是仅仅是一个连通的“宇宙监狱”。

    虫洞不仅可以作为一个连接洞的工具,它还在宇宙的正常时空中出现,成为一个突然出现在宇宙中的超空间管道。

    虫洞没有视界,有的仅仅是一个和外界的分解面。虫洞通过这个分解面和超时空连接,但是在这里时空曲率并不是无限大。就好比在一个在平面中一条曲线和另一条曲线相切,在虫洞的问题中,它就好比是一个四维管道和一个三维的空间相切,在这里时空曲率不是无限大。因而我们现在可以安全地通过虫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所摧毁。”

    大家听罢纷纷松了一口气!

    “别急,各位!我还没说完呢。虫洞并没有这么太平。前面说的是在安静的相对论中的虫洞,在暴躁的量子理论中,虫洞的性质又有了十分重要的变化。

    我们先来看在黑洞中的虫洞,也就是史瓦西喉和奇点周围形成的子宇宙。黑洞周围的量子真空涨落在黑洞巨大引力的作用下,会被黑洞的引力能“喂”大,成为能量辐射。这种能量会毫不留情地将一切形式的虫洞摧毁。在没有黑洞包围的虫洞中,由于同样的没有黑洞巨大引力的“喂养”,虫洞本身也不可能开启太久。虫洞有很大几率被随机打开,但是有更大的几率突然消失。虫洞打开的时间十分短,仅仅是几个普朗克时间。在如此短的“寿命”中,即使是光也不可能走完虫洞的一半旅途,而在半路由于虫洞的消失而在整个时空中消失,成为真正的四维时空旅行者。

    而且,在没有物体通过虫洞的时候,虫洞还比较“长寿”,而一旦有物体进入了虫洞,如果这个物体是负能量的,那么还好,虫洞会被撑开;但是如果物体是正能量的,那么虫洞会在自己“自然死亡”以前就“灭亡”掉。而在宇宙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存在能量辐射通过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些辐射都是正能量的,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在自然情况下是不存在虫洞的。而众所周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到现在还没有统一。”

    “是啊,现在回过头来想想,爱因斯坦和那些量子论的先驱波尔、海森堡、泡利、薛定谔们,他们实在是过于杰出了。他们的理论到现在已经快两个世纪,我们一直在他们的理论指导中摸索着规律,没有丝毫突破。也是他们的理论,造就了我们现在的文明。”章昊旻也感慨了起来。

    “是的,章。先贤们在200年前就为我们制定好了理论的框架。而我们生活在如今的时代,实验条件、技术手段如此发达,反而没有任何成就。身为科学研究者,我很惭愧。”

    李秋鸣突然插嘴说:“二位,别顾影自怜了。我们听了马尔科夫教授一大段的专业解释。能不能用我们能听懂的话直接告诉我们到底我们会怎么死?”

    “我来回答你们吧,马尔科夫教授说那么多,该歇会了。”说完章昊旻望向马尔科夫,他正赞许的示意继续。

    “我来给大家做些简单的解释吧,那就是虫洞大概率是可以安全通过的,不过出口我们无法得知。但在量子论环境中,其导出结果是虫洞是无法自然产生的。因为它本身需要负能量撑开,而我们的宇宙本身充满正能量在每个角落。正能量通过虫洞会立即造成它迅速地瓦解。而现在,它就在那里,一直存在。说明它不是天然的,一定是有外力作用它才能保持其形态。而此时我们如果要通过它,如果它负能量稳定且足够大到允许我们这艘太空船级别的正能量物质通过,我们是平安无事的。如果恰逢我们通过时,它的负能量不稳定了,或者负能量不足以支撑太空船通过,那这个虫洞会迅速瓦解,从这个空间消失。它本身会成为更高维度的存在,而我们是三维空间的生命体,我们身体的感知系统是根据三维空间的框架而进化出来的,自然界呈现给我们的信息其实都是被大脑处理过的。就像世上本无声音,我们听到的只是声波的震荡,大脑转化为声音讯号。世上本无颜色,我们看到是光谱,大脑处理后自动定义颜色,感知系统亿万年进化出了下意识层面的功能。所以感知是为物种求存而存在,并不是为求真而存在。所以我们无法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更加无法理解更高维度的世界。除非我们能去到高维度,而就算成功去了,感知系统的束缚也无法让我们判断自己就身处在高维空间。我们看到的信息会让我们的感知系统错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发疯。另外,高维度空间的规则应该是包含了三维空间规则的,所以我们的身体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也就是说,我们仍然可以活着。而如果高维度空间有生命体的话,那我们出处境就非常糟糕了。在他们那,时间可能是实体可以来回拨动。空间可能没有距离的定义,可以像量子世界的电子般瞬间移动。凡事没有因果律的规定,存在即是存在。而我们这个三维空间的生命体,根本就无法理解他们在想什么,在他们眼里我们什么都不是,很大概率会被认为是系统中的bug,就像电脑病毒一样被杀毒软件杀死。”说完,他望向库尼科娃,眼神透露出我是为你解释健身房中未完的问题的表情。

    “那我们可以释放一些善意的讯号,求他们允许我们在他们的世界生存吗?”库尼科娃问道。

    “绝无可能,不同的高等文明间,我们的语言系统是不起作用的,大概只有数学的描述才有沟通的可能。而在不同的宇宙规则下,数学法则应该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用数学描述的方式来沟通也会失效。”李秋鸣回答了她。

    “其实,就算你可以与他们沟通,并释放善意的讯号。但他们可是高维生命体,你无法想象他们脑子里在想什么。就像你对头发没有恶意,但你还是会因为审美的需要把头发剪了。在他们看来,我们未必是个生命体,最多是个有机物,不能再多了。”章昊旻补充道,算作对库尼科娃的回答。

    “讨论了这么久,总体看上去,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不是太糟糕。”赵云海苦笑道。

    “我也不觉得太坏,或许我们通过的是相对论环境下的虫洞呢?明显爱因斯坦更靠谱,量子论太过神奇,我持怀疑态度。”季米洛夫附和道。

    “不管量子论多么神奇,快200年了,我们无数次试验都应证了它的正确。当今世界的通讯、电子设备乃至核物理科学,都是量子论的产物。没有它,我们也到不了这里。”马尔科夫正色道。

    “非常感谢两位为我们做的解答。我胸中许多疑惑也有了答案。女士们,先生们,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但我知道,人类之所以繁衍至今,是因为我们始终遗传着祖先好奇基因。对于未知的探索,让我们这个物种的文明不断昌盛。哥伦布带领几条小船,就敢在汪洋中做环球探险。我们的团队是地球上最精英的人群,我们驾驶的是代表文明最先进成果的太空船,我们何惧风暴?”雷布罗夫说罢有些亢奋,他仰头痛饮。

    众人倍受鼓舞,士气大振,纷纷举壶痛饮。宴会足足进行了近4个小时。绝大多数队员们都愿意相信,或许他们能成为改变人类文明史的先行者。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于战胜了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得的。机会就在这里,为什么不能是他们呢?

第7章 彼岸[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